2)第3章 东林党的由来_重回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舆论中心”和“发泄口”,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反对他们的人称他们为“东林党”。

  东林党人在明朝末年的政治活动,经历了神宗万历、熹宗天启和思宗崇祯三朝,期间长达半个世纪。

  由于没有固定的章程和严密的组织,东林党人的政治态度和主张,往往只是是通过个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1.强烈要求改变宦官专权乱政的局面,主张“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

  哈哈!改变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你东林党想改就改的?你当司礼监是一座庙?你想拆就拆?就算司礼监能够容忍,祖制能够容忍?政事归于六部?这是要把内阁当摆设?公论付之言官?然后让你们口无遮拦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竭力反对皇帝派遣矿监、(为了榨取更多钱财,明神宗派了一批宦官到各地去收税,这种宦官就叫做“税监”。)税使到各地进行疯狂掠夺、横征暴敛。(这是在指名道姓的骂皇上)主张既重视农业,也重视工商业。(这是熊掌和鱼都想要)要求惠商恤民、减轻赋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文人的幼稚想法)反对屡见不鲜的科举舞弊行为,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按照个人才智,予以破格录用;(生活在梦里)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满洲贵族的进攻。(不让皇上去收税,银子怎么来?)这些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可笑而又荒唐的想法让东林党四面树敌。

  当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的时候,另一批官僚,也逐渐形成按籍贯划分的几个“党”。

  你东林党能有自己的主张,我们也不是白吃饭不干活的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主张。

  它们是:

  山东人的齐党。

  湖北人的楚党。

  安徽宣城人的宣党。

  江苏昆山人的昆党。

  其中以浙江人的浙党声势最大。

  浙党首领是沈一贯、方从哲。这两位都曾先后出任过内阁首辅。他们在当权期间,依附皇室、勋戚,交结宦官,不断排斥官员。

  齐、楚、浙、宣、昆等党的重要人物都官居要职。他们为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权位,以攻击东林党为首务,东林党人则一再抓住对方的弊端加以参劾。

  本就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又陷入了午休无止的党争。

  东林党与对立各派之争,围绕着是否拥立朱常洛为皇太子这条主线,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中激烈争斗,其间,双方都利用京察制度作为打击对方的手段。

  “京察”是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洪武时规定三年一考,后改为十年一考。弘治年间规定六年举行一次。

  京察与大计制度的存在,本身目的在于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