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亡国的下场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亡国的下场

  农场的粮食收割开始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光是收这二十万亩地,就要几百人驾驶着收割机忙碌一周的时间,然后还要分批储存,秸秆处理,翻新土地等,接下来一个月都比较忙碌。

  在看完农场之后,杨虎诚邀请刘青山坐上了他的专车,一行人来到了距离关中农场向西,位于渭水河畔的一座小城镇。

  “这里第一批大概有一万人已经安置妥当,开始准备耕地种植冬小麦了。”从车上下来,两人站在一处凸起的小坡上,看着不远处小城镇外忙碌的村民们,杨虎诚叹了口气说:“你是不知道,他们刚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哪里又出天灾了,来了这么多难民。”

  刘青山默默地点头。

  他不是没有看过,在天津和北平的时候,也见过这些人。

  没错,这个小城镇的一万人,都是东北军的随军家属,或不愿意给日本人当奴的东北人。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关外的二十万东北军撤回关内,连带着近百万随军家属和逃难的民众也沿着铁路,跟着军队入关了。

  他们跟着东北军走,东北军去哪里,他们就去哪里。

  就像古时候流寇的一样,拖家带口,携家眷跟着军队走,失去了土地和家园的他们,唯一的收入就是从军的丈夫、儿子、父亲那微薄的军饷。

  当刘青山在平津外围看到这些犹如难民般的东北军家属和逃难东北人的时候,指着他们,对刘来吉说:“看到了吗?这就是亡国的下场!”

  东三省的沦陷,使得东北军和这些家属、逃难的东北人,犹如亡国奴般,国破家亡,颠沛流离,饥肠辘辘。

  在刘青山的时空中,随着东北军被调往南方剿匪,这些随军家属也跟着南下,然后红军主力到了陕西,东北军又被调往陕西剿匪,这些随军家属也跟着到了陕西,一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因为陕西前几年闹过大灾,很多无主之地,他们才暂时安顿下来。

  然后,东北军围剿红军失败,被歼灭了一个师又一个团,死伤无数,整个东北军家属聚集地的几座城市,家家升起了白幡,哭泣声响彻整个关中。

  东北军彻底拒绝内战,要求一致对外。

  张学良动容,改变了立场,劝说蒋委员长抗日,蒋某人亲自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匪,厉声呵斥张学良,最终,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和杨虎诚的十七路军联合发动了西安事变。

  刘青山和杨虎诚合作在关中开农场后,就想到了这近百万随军家属和逃难者,于是让人联络上了东北军,虽然没能见到张少帅和张作相,但还是和东北军搭上了关系,不仅卖了一批粮食给东北军,还和东北军就随军家属和逃难者安顿问题达成了一致。

  这一万人是第一批向关中地区移民的随军家属和东北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