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8章 徐厂长下乡_工业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且自家属于外企,任意岗位薪资都是外界同等岗位的三倍。

  综合计算,车间工平均工资2400红钞/月,管理层平均工资3000红钞/月,过去的两个月,哈斯科发了1亿红钞的薪资。

  这1亿红钞流入当地,带动消费,提高税收,加上前来应聘的需要吃饭,跑物流的需要宾馆,物流车需要加油、维修,2万多人需要理发、穿衣、购买生活用品,甚至需要一些娱乐项目,比如KTV、电玩室、微机室、足浴按摩……

  如今,正在扩建的国道的两侧,数不清的门头房已经拔地而起。

  或许过不了太久,这里就会形成大泽动力门口的集市,进而发展成社区。

  为此,运营中心买下周围所有地皮,承包给老徐,继续搞房地产。

  徐飞在露天式的生产车间内,根据职工们的精神面貌、衣着得体度、整体卫生状况等等,挨个打分。

  之后来到办公区,暗中观察高管们有没有喝茶看报。

  还好,都很积极。

  毕竟这么好的工作和待遇,外界抢破头都进不来,谁又敢偷奸耍滑?

  但就像瘦死的骆驼-通用汽车。

  或许很久以前,对方也像现在哈斯科。

  只是走着走着,监管不到位,或者‘没能力的人,凭时间熬上来’,最终导致管理体系混乱不堪,即便有个牛掰的掌舵者,也只能用歪门邪道来续命。

  “稽查暗访、竞争上岗、奖金机制……”

  徐飞总结着各种管理经验,在哈斯科东方工业逗留三天,跟随物流车来到沧州FMC食品化学机械公司-东方分厂。

  不同于哈斯科,这是一座综合型加工基地。

  来自哈斯科的电器外壳,和来自徳州的电子器件,在这里完成组装,再发往东侧在建的‘沧海港’,完成远洋外贸。

  来自北河、京城附近、东北三省的农副产品,在这里集中处理,冷冻装箱,再发往‘沧海港’。

  看似业务不多,但仅仅这两项,就令沧州FMC的规模,超越哈斯科工业,坐拥3万员工。

  不过,这里的员工不需要技术,会看、会学、踏实能干就行。

  因此都是年轻人。

  十八九岁模样,早上7点吃完饭,穿戴静电服,套上静电环,坐在电子流水线,一直忙活到下午3点倒班。

  或者吃完早饭,穿戴防割服、防割手套,防冻服、防冻手套,跑屠宰车间,忙活的下午3点倒班。

  车间工平均薪资1600红钞,管理层平均薪资1800红钞。

  待遇比不上哈斯科,工作也比哈斯科枯燥劳累,但没啥技术只能这样。

  是夜。

  徐飞联系秘书组,让大秘层层操作,将其安排到一间职工宿舍。

  虽然FMC的工资比不上哈斯科,更比不上大泽的‘三汽’(TEP、红旗、大泽农机),但依旧远远高于外界,因此管理方面同样很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