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4章 徐厂长造LED_工业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以黄金、原油抵扣。

  而原油大涨价,飙升到85美刀/桶,相比以前,等于总货款便宜的五分之三。

  ‘有订单,总比没有强。’

  徐飞思索着这些事儿,跟雷蒙约定好,等战争结束,再图谋专家。

  随后看向单色PN结基础生产线,以及庞大无比的480x720,高达34.56万颗三色PN结的综合型基础生产线。

  这是LED。

  不是逐渐落后的CRT大头机,也不是种类复杂的LCD。

  该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采用最原始的原理:灯珠布局。

  也就是设置一排排灯珠,通过控制明灭,显示出想要的信息,跟大泽产业园利用卤素灯+电镀上色玻璃,构成的广告牌类似。

  而这些灯珠,即所谓的‘发光二极管’,核心则是PN结。

  简单来讲,就是借用硅或者锗材料,生产的一块在常温状态下,可以导电,也可以不导电的半导体。

  由于半导体外围基本上只有4个原子。

  如果在其左侧区域,掺入少量的硼元素或铟元素,硼原子外层的3个外层电子会与半导体4个原子形成共价键,会产生一个‘空穴’,空穴吸引束缚电子来填充,硼原子也就成为带负电的离子,构成了P型半导体。

  如果在其右侧区域,掺入少量的磷元素或锑元素,磷原子外层的5个外层电子会与半导体4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此刻有一个电子不受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构成N型半导体。

  当P区带负电的离子向N区移动,N区的自由电子向P区移动。

  双方在半导体中间相遇,会构成空间电荷区,发出光芒。

  材料不同,光芒不同,基于红绿蓝RGB三色,再利用空间混色技术,也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

  相比复杂的CRT和LCD技术,LED显得格外直接和粗暴。

  但其发展历程,却十分缓慢。

  最开始,60年代,研发LED灯珠的材料为磷砷化镓,只能发出红光,且很难缩小体型,大约有米粒大小。

  后来随着科技进步,逐渐研究出橙光、黄光、绿光,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蓝光。

  按道理讲,凑齐红绿蓝,构成RGB三基色,就可以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

  但全球面临的问题,不止如何加强发光亮度,还有如何缩小PN结的体型。

  因此,当前的LED显示器,主要应用在户外,尚未进入TV和PC领域。

  像自家花10亿能量开启的480x720,约34.56万颗三色PN结,外界单个PN结面积,最小可以做到2mmx2mm,即4mmx34.56万,不计算边框,总面积约1.38平方米。

  这是最先进的,售价高达150万红钞。

  当然,自家规格肯定不是外界那种,而是:

  480x720,34.5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