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要债的来了_缅甸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察。

  高质量的硬化路震惊考察团,不再漫不经心,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根据地的景致。

  水泥厂大门,十多辆卡车正排队装车,它们是专门改装为运水泥的卡车。

  水泥走下产线后,顺着管道流入车斗,不用包装,直接运往各个工地,节省了一大笔包装支出。

  这是晴天才敢这么干,若是雨天和湿气重时,还是要包装成袋,再分发出去。

  如果大量使用水泥纸袋,就要从内地进口,这会加大财政负担。

  水泥厂将节省发挥到极致,纸袋少量进口多次利用,甚至用细密的竹筐装水泥。

  单是运输水泥,技改小组就琢磨了无数细节,将减损工作做到极致。

  无数细节结合在一起,把水泥生产变为一个整体,高效地运转,迸发出独特的魅力。

  这吸引了考察团的目光,他们不自觉地羡慕起来。

  这不就是保山梦寐以求的水泥厂。

  刚升任根据地工业部长的林智贤,亲自给考察团介绍水泥产线的生产和技术。

  “这条是刚投产的新线,最大日产40吨。不远处正在建造的,是它的同级线,预计月底投产。”

  钱单心中一算,一旧三新4条产线,早就完成协议了。

  “那条线是我们保山的?”钱单激动的问。

  林智贤迟疑一会,“刚安装投产,拆卸可不容易。”

  钱单一听就跳脚,抓住张扬的衣袖,“张旅长,你说话算数,可不能赖账。”

  离保山最近的水泥厂在理城,地委要用水泥,只能到省里求人,脸卖净了,都不一定能要到水泥。

  水利工程、道路维护、城市建设,处处缺水泥,地委都为水泥愁死了,不然也不会主动替九旅采购机械配件。

  “钱局,你别急,保山的水泥线一定有。但不一定要拆现成的嘛。”

  话音刚落,钱单更着急,怒道:“不拆现成的,哪来的产线?”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