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臆想中的游击战_缅甸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数年的老战士,对游击战最有见解,因为全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建立根据地后,大家无数次检讨失败教训,凝聚共识,才摆脱教条主义,坚信不能什么都学土共,要实事求是,走属于自己的革命道路。

  游击战不是核弹,一用就毁天灭地,革命立马成功。

  根据地被莱别山脉夹在瑞丽江边,四周全是高山,仅有几条道路通往南部。

  缅北地图上,莱别山属于横断山脉的余脉,处于掸邦高原北部,与内地的云贵高原遥遥相望。

  根据地往南去,100公里内全是茫茫大山,一山比一山高,雨林连绵不绝,到处是原始森林。

  人类有效活动区域,还没雨林的面积大。

  高山、高原、雨林环境,促使人类活动局限在河谷地带,山民在河间平原(坝子)谋生。

  一个个村落,沿河流、公路分布,犹如玉带般分布在雨林里,和平原地区的阡陌纵横完全不一样。

  散落雨林的山民,对外交流只能往河流(公路)上下游两个方向走,另外两边被山脉、雨林隔绝,难以通行。

  独特的人居格局,使得游击战的威力大打折扣。

  缅军只需堵住河谷两边的出口,断绝物资运输,就大大限制河谷游击队的活动范围。

  游击队可以通过绵长的雨林小道补给,可人挑手抗又能补充多少物资,又如何在雨季时,和拥有大路的敌人拼消耗?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掸邦战乱不休,尤其在掸北,战争密度更大,几乎无日不战。

  掸北面积大概6万平方公里,和宁夏差不多大,人口却不到百万,整个掸邦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三百多万。

  人烟稀少,到处是雨林,村落散布在广袤的雨林里,交通却只有少数几条林中道路。

  如此闭塞的交通,极易被敌人封锁。

  四十年不休的战斗,让人口得不到繁殖,掸北的人口数一直处在百多万的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