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最后的安排_状元养成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试的第四场考试被叫做终覆,县令曹克正缓步走进考棚,他在甬道低头看着考生答卷的情况,眼见着秩序井然,他满意地点点头。

  他伸手召唤提学司的学官过来。“考舍可全更换了?”

  学官行礼答道:“回禀县尊,每场考完,考舍均在封场后全部更换,并无重复。”潇湘府作为人文最盛之地,潭州县在潇湘府的众县之中缴纳钱粮较多,文风又是上佳,这才在三年两试的县试中有了四十人的名额。无论是哪朝哪代,学额堪称古代社会的第一等重要的社会资源,成为各地各方争夺的首要目标。曹克正甚是贪心,只要有机会就向州府要求增广学额,他对于县试极为看重,着力选拔推荐优秀学子送入州学,书院,几年的时间里营造出“人本昌盛、人才辈出”的繁荣景象。

  然而潭州县近十年了,再没有出过一个进士。他每每自夸的书香之乡总遭到其他各县县令的一概反驳。他听到消息,几个邻县县令奏本给府尹大人,有意要消减潭州县的学额,他的心头一片愁云惨雾。

  他望着考舍中聚精会神的考生们,不多时,有一个应考的童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的年纪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端坐考舍,风度凝重。

  学官会意与县令说道:“此子性情沉稳,一连四场端坐考舍,皆是一动不动。”他心生好奇,踱步到跟前。“你叫什么,今年多大了?”

  白明简起身回禀。

  曹克正瞧了一眼考舍的座号。“天字号捌。”

  他细细打量着白明简,与监考的学官说道:“此子复试一场。”考生在正场中名列前茅,依县令的想法可在大堂上复试一场。这待遇对于考生来说喜忧参半,县令复试的用途还有一说,是为验证该考生是否作弊。

  监考官在心中揣度县令的意思,县令是觉得白明简太过年轻了?

  白明简的第四场试卷已经答完,他先交了卷,和监考官一同前往考棚的中厅大堂。

  曹克正已经等在了那里。他随口拿些儒家典籍来考他,白明简无不对答如流。他见白明简应答时,器宇端凝,暗暗满意,想要考教一下他的志向。

  “功以天下自任。”他出了一个上联。在儒家的典故里,忧以天下,道济天下之溺,儒家应以国之兴亡,民之盛衰为终极关怀。

  白明简沉吟片刻,回答了下联。“文为百代之师。”他应答的恰是好处,世人称“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在儒家的观念里,文以载道,做文章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功以天下自任,青云直上。”曹克正的上联,还有半句。

  “文为百世之师,朱绂方来。”白明简的下联,自然也对的上这半句。绂是系印的丝带,颜色视官位高低而差异。朱绂即红色的系印丝带,是诸侯使用的。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