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章 老家的消息(上次欠的更新三章)_彩色收集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8章老家的消息(上次欠的更新三章)

  张日隆没去杭城,他只是张张嘴巴主持公道,顺便在网上发两条个人看法而已。

  有风险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锻炼和学习,才是张日隆应该做的事情。

  迅速吃完38元一份的司机盒饭套餐,张日隆喝完一碗汤后就去附近的公园散步,顺便给家里人打电话。

  “姐,你忙吗?现在我这里寒假没事做,你和姐夫过来玩玩吧,我出机票。”

  张日鑫:“我没空,快到圣诞节了,订单比较多。”

  张日隆知道姐姐在做出口相关的生意,卖一些手工制品。

  “那姐夫呢?暑假都过去好久了,他应该有时间了吧。”

  张日鑫没好气的说道:“现在寒假!寒假做小生意的多,好多女学生和商贩满街跑,他们城管队每到这个时候都要加班,尤其是夜里经常要查公园马路之类的地方,要不你回来杭城玩吧,反正你在那里也没事。”

  张日隆随口说道:“这样啊,我平时放学就回家,起来就上学,还真没注意这事情,不过我们学校确实是有些女生会说一些赚钱的话题。”

  事实上大部分家庭都供养不起大学生了,在知识费用提升,家庭各种额外和超前消费观念的情况下,中下层家庭的子女都要靠自己。

  学习好了,自然一切顺利。

  然而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顶尖。

  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城市的餐厅哈咖啡馆等服务业,最不缺年轻人了。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比世纪初那个时代,更容易和家里人吵起来。

  嫌贫爱富的观念不再是进入社会后才有,也因为这种原因,即使是在高中大学里,同等层次也是钱比外貌更有吸引力。

  张日隆发现自己和这个时代最大的区别不是知识,也不是道德水准,而是消费观念。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正思考着严肃问题的张日隆,猛地一惊,他停下脚步呆呆的看了过去,发现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在广场那里唱歌。

  唱的歌,就是张日隆之前卖出去的那首《家在东北》。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有点粗狂的女生,以及有些豪放的成熟姑娘,此时正在大声又忘情的嘶吼着。

  张日隆迅速加快脚步远离,没有理会身后那越聚越多的人群。

  “妈的……好尴尬……”

  张日隆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坐下,拿出手机查了一下百科。

  《家在东北》

  由东北籍的艺人冯潇潇演唱,词曲作者:李寻欢

  冯潇潇老家东北,11月与沈城文化旅游局合作,发表这首《家在东北》,凭借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感染力迅速蹿红网络。

  这首歌的词曲和演唱都是有东北人来完成,是一首地地道道的东北歌。

  值得一提:根据冯潇潇和她的经纪人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