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迫击炮_铁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看过党卫军的严密组织和严明纪律之后,回到青岛的蒋志清再看所谓“中华革命党东北军”的时候,就怎么看都不是滋味。

  虽然顶着东北军的名号,但是这支“东北军”并不是在东三省活动。居正在青岛设立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部后,迅速招兵买马,来者不拒。结果胶东各县的民团和一些来自辽东绿林武装纷纷投靠其麾下,另外还有部分警察、退伍士兵、反正的北洋军和自愿参加反袁运动的热血青年。在这些人中,青年学生是抱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参加护国讨袁运动的,他们的政治热情和思想觉悟都比较高,虽然军事技术较差,但纪律严明,自觉性高,至于其他成分就很难说了。

  那些东北的“红胡子”,虽然归顺了革命,可恶习不改,“五大团”则自由行动,到处抢劫,军纪荡然,百姓怨声载道。至于警察、退伍士兵和反正的旧军自不待说,旧中国向来兵、匪一家。

  即便是民团,也不单纯,里面即混有不少日本特务。因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即把东北视为其势力范围,在山东派遣了不少特务间谍,其中有些就钻进了中华革命军,以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作掩护,从事间谍活动,“经常将东北军的编制、军事部署和行动计划等向日本的间谍大田报告,等等。”反正的旧军,也潜逃成风。

  作为军事科班出身的蒋志清立刻发现了革命军的问题所在,首先是总司令部机构不健全。总司令部没有侦察员,参谋处没有侦察科,而侦察科则是部队的眼睛,不侦察敌情就不能知彼知己;整个东北军也没有军医。

  其次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总司令部各处没有编制表,也没有各师、团的花名册,整个部队有多少确切人数都不知道。总司令部也没有总值日员,各处、师、团也没有值日员,人员进出随随便便。军械科、经理局没有自己的会计制度,各师、团的现有武器也没有报表等等。

  再有部队军纪很差。第一师某部发生“在南流附近各村庄抢劫焚掠等事”。随后他又发现官兵们经常身着军装进入民居店铺座谈,一些军官经常体罚士兵,任意罚跪,各处站岗的哨兵口号不明,士兵扛枪时扛枪的姿势也不统一。

  为了加强中华革命党对“东北军”的控制和领导,已经升为参谋长的蒋志清开始着手整顿东北军。

  他首先建议总司令部“添侦探员数名”,参谋处设“谍报一科”。整个东北军也没有军医,他又建议总司令部设军医科,各师、团队亦应设军医,战时救死扶伤,平时整顿卫生;

  他又建议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议总司令部应设总值日员一名,“由参谋与副官各处长轮流担任”,各师、处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