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人心_宋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下南窑的工匠们炸了锅了,没招谁没惹谁,居然被编排了这么个罪名,充军发配?

  这可是个折磨人的罪名,工匠们在东京城都有这幸福的生活。

  作为大宋乃至这整个时代最繁华的京城,工匠们的日子都是小康生活。

  南窑工匠,工钱最高。生活最滋润。他们的生活,除了高薪之外,家人也有保障。

  当年石小凡为了建立起南窑,给了这些工匠们相当优厚的待遇。现如今,给他们莫须有的罪名发配流放,他们哪里肯接受。

  别的不说,单单就是他们如今富足的生活,繁华满目的东京城内,这些工匠也属于中产阶层。

  你们朝廷说发配就发配,说流放就流放啊。

  “冤枉啊,这是冤枉!我们不就是说错了几句话么,你们就没发过牢骚么。”

  “就是,凭什么说我们,你们就没干过这些事么,我们不就是和邻居吵了个架么,这样难道也发配。”

  “欺人太甚,敲登闻鼓,找官家告状!”

  “就是,没错,敲登闻鼓,找官家。”

  工匠们义愤填膺,甚至于想到了敲登闻鼓找赵祯申冤的想法。

  如今的登闻鼓,怕是不如之前的登闻鼓那么好用了。如今的大宋朝有多忙,大国初定,万事皆从头开始。别说是他赵祯,就算是文武百官一天到头都忙的跟狗一样。

  三年科举取士,如今改成了一年甚至于半年一取。现在最值钱的是秀才举人,最不值钱的也是秀才举人。

  说不值钱,是因为以前科举取士都是万里挑一。现在是个读书人都能考中秀才,考中举人的比之前多了十几倍。

  之前平头百姓读的起书的百中无一,读书人都是上等人稀罕物。读书的少,科举取士自然就少。

  甚至城门口贴了个告示大家都不认识,这时会有一个读书人上前,给大家宣读。

  民众的文盲率在各个朝代都是各不相同的,总体来说,文盲率在百分之九十到七十之间。

  自唐宋时期文化蓬勃发展,大明王朝最重视教育,至于满清就不说了。明王朝是极为重视教育的,而且大明也是最硬气的一个王朝。

  大明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就连当时掌权的太监汪直都承认:“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杨继宗十分鄙视那些贪官污吏,把他们视作脏物,他到达任所,先汲水百人斛,将厅堂冲洗后再视事问政,并且说这样做是要清除污秽。杨继宗虽仅官至按察使,但却名著青史,成为后世敬仰的一代名臣。

  杨继宗为嘉兴知府时,赴任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孤峭,人们都不敢有所冒犯。然而他却能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

  他规定,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往就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杨继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