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零五章 后继有人_天生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公孙弘自然不会去关注,他只是一板一眼的躬身说道:“臣才智疏浅,承蒙陛下错爱,委为相国,自然当竭力为之,不敢有任何懈怠之心。”

  “微臣已为相国多时,观我朝体制继承于商君之变法,距今已经有了一百六十四年,事过境迁,许多体制早已不适合今日之时局,已成了苛政弊端。正如当年孝公商君本意,若想自强于天下,必变法革旧纳新,想我大秦曾富有四海,拥郡四十有余,虎贲之士百万之多,却差点亡了国,何也?”

  “根本在于商君之法多用于征战,但用于治世却有些不足,于是臣共列大小二十二项,以修商君之法安抚天下民心,重新恢复我大秦鼎盛之势。”

  公孙弘其实所的很婉转,他说的不过是修缮商君之法,而不是冒然提出变法。可他的一番话仍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昏昏欲睡的满朝大臣瞬间哗然。朝堂之上便如同菜市场一般乱哄哄了起来,甚至不少白须苍苍的老臣怒目大骂公孙弘肆意妄为,竟然望向改变秦国立国的基石。

  这些老臣都是始皇帝时期的遗臣,亲眼目睹了当年赫赫秦国的鼎盛强大,对秦国赖以强大@法制更是推崇至极,当然也不容公孙弘这个毛头小子随意变更。

  而朝中更多的人是面色露出思索的神色,他们都在细细品味公孙弘话中的意思,猜测秦国今后的走向。如今天下大乱,关东尽失,虽说是胡亥和赵高所致,但明眼人都看出了秦国统一后执行的制度确实有着不小的问题。当初始皇帝时期靠着他的霸道强势尚能压制,他死后秦国上层基石一旦出现了动摇,则关东皆反,天下大乱。

  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国旧的那套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也确实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当然,所有人都只是想想,也只有公孙弘敢如此大胆的提出。

  面对满朝的职责,公孙弘却傲然自立,努力的挺直身躯。无视身边怒骂职责,直视赢义大声道;“陛下,当年商君尝思变法,满朝皆反。太师甘龙言‘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当时的商君只用了一句话就让他们彻底的哑口无言。”

  “商君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可见商君若是现在还活着,一定会坚定无比的再来一次变法。这就是他所提倡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世上从来都只有不断更新的事物,一成不变只会被淘汰。”

  公孙弘的侃侃而谈赢得了不少的支持者,也站出来支持修缮商君之法,与保守派争锋相对起来,在堂上唇枪舌剑的大声辩论起来。

  在御座上的赢义顿时慌了神,被这些群情激奋的大臣们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