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章 伐兵真意_踏天无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篆印转动的速度骤然间缓慢下来,似乎同时要臣服在玄光法印之下。

  玄光法印所代表的道之真意,竟然堪比上品级的存在?

  而因为这枚玄光法印的存在,陈海神识延伸出去,对杀戮意志所凝聚的杀伐兵气感应更为清晰,仿佛似能拿肉眼看到有一片白蒙蒙的薄云笼罩在黑山寨战场的上空,天地元息就是这层白蒙蒙的薄云牵动下变得混沌错乱,差不多有二三十里方圆的样子。

  二三十里纵深,已经超出绝大多数明窍境强者神识所能延伸的范围,也难怪明窍境强者的神识在混乱的战场之上,再难以驾驭天地元息。

  这一刻,陈海明白识海之上这团似法印变幻的玄光,到底是对应什么真意了?

  在学宫的秘典里,对这一种道之真意及杀伐兵气的描述极少,虽然只言片语,却也不是没有。

  有的地方称兵阵真意,有的秘典里称伐兵真意,也有称之为玄骧真意,具体叫什么都只是一个名称,但所代表的意义却又是明确的,就是陈海不想到自己有朝一天,会达到了从兵术入道的境界。

  或许称伐兵真意更合适一些。

  除了武道及玄法修行外,燕州还有很多由琴棋书画甚至种种草树就突然顿悟入道的先例,当然也不缺修兵法、兵术入道的先贤,只是这几千年来极少有这样的兵法大家问世。

  陈海没想到这一幕会落到他的身上。

  据学宫不多的记载,参悟伐兵真意,在识海凝聚伐兵法印,并不能与天地元息产生感应,也没有操纵风云、撕山裂海的大神通,在上古神魔时代,视为天地法则之下的小道,但仅仅是通过对杀伐兵气更清晰的感应认知,陈海自此之后,他对兵势之变化也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境界,身在混战阵中也能清晰知道战场每一处角落的细微变化。

  更何况,参悟伐兵真意,就可以将杀伐兵气纳入体内,化为至纯至正的一缕精纯元息,或助修炼,或补充真元法力的不足。

  陈海此前观战局的发展,如何调兵遣将还要默默计算一番,还要耐着性子观望双方的兵形与抵挡意志与阵形的强弱对比。

  这时候那一层薄云般的杀伐兵气变化,就是战局中双方将卒意志的最直观反应,两三千贼寇已经是没有什么反抗余地了,陈海将两队预备兵马,直接从左右两处寨墙缺口,调入寨中参加战局,将贼寇所剩不多的最后一点抵抗意志,直接压垮掉。

  樊大春、邓童儿都亲自参与战局,各缠住一名明窍境大寇。

  而此前有一名明窍境马贼首领韩庆元,与韩文当同出一族,都是在平卢大绿洲与叶氏王族争权夺势失败后衰落的郭氏子弟,他在三天前选择率部出寨投降。

  在进行最后的入寨巷战时,陈海将韩庆元这些临阵投降的马贼将卒编为一部,最先杀入寨中。这时候为了在精绝军争得一席地位,韩庆元率降卒拼杀最是勇猛,对寨子里那些不愿降或者说还没来得及投降的马贼,下手也不留情,以此表明他要与其他马贼彻底斩断关系。

  郭泓判负责监掌后未动的长矛方阵,韩文当也抽调百余精锐好手往寨子里这边走来,准备拦截想突围而走的马贼强者。

  姑获山马贼有六名明窍境强者,樊大春、邓童儿、韩庆元、宁蝉儿拦不住所有人,但明窍境不能借用天地元息,实力即便比辟灵境武修要强,但也有限,陈海这时候也是尽可能抽调小股精锐,围在黑山寨的外围,以拦截有可能会突围而走的马贼头目。

  而这时候,陈海也是将铁鳞巨鹰召到他身边。

  这路马贼原先也有几头灵禽随行,都不如铁鳞巨鹰勇猛,在此前的追逐战里,就有两头灵禽被铁鳞巨鹰在空中撕碎,现在还有一头黑羽鹫在寨中,但陈海不会让马贼头目有乘黑羽鹫逃走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