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累不累?_神豪UP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贯口不应该闭着眼睛都溜的飞起吗?

  可惜流量就是流量,综艺可不管你基本功强不强,就这么一个水货镜头比云字辈的大师兄都多?

  找谁说理去!

  “麒麟这孩子不错!”于谦笑道:“我曾经开玩笑说老郭前半辈子拍电影亏的钱被儿子全赚回来了!”

  “甚至后来之所以跟腾讯合作也是因为当年捧红那小子的庆余年。”

  丁旭微微一笑,对于郭麒麟没意见,小伙子真不错。

  知书达理,有礼有节,一点没有星二代的架子。

  可惜综艺越来越无聊,丁旭只坚持到第二期,只能说老郭看到流量时代来临,认识到团综的战略价值,请来因《极限挑战》而声名鹊起的导演严敏,却无法彻底遵循德云社之外的玩法。

  如果完全按照饭圈经济模式,秦霄贤不仅要迅速发力短视频平台和sns,还需要根据饭圈口味量身定制网剧,借助综艺、网剧甚至文学作品的多维互动,最终通过社交裂变成为顶流。

  但这条王一博、肖战等人走过的道路,说到底跟德云社的理念差异太大。甚至在德云长辈的敲打下他和粉丝互动时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看看前辈张云雷的下场。

  所以最尴尬的一幕终于出现:德云社骨子里的东西和严敏所擅长的东西无法完全融合。在节目中德云之子们从未展现出类似极限男人帮那样豁出去的游戏心态。

  尤其当面对郭德纲和于谦时,尊师重道、循规蹈矩的烙印跳跃在每个人脸上?

  还怎么玩?

  这个节目明明有好几条更好的路可以走,却最终徘徊在熟悉的小道上?

  已经决定拥抱流量却又畏手畏脚?

  是不是有点既想当那啥,又怕被人说那啥?

  累不累!

  按照丁旭的想法,只要观众喜欢就需要给他们更多露面的机会。园子的表演场次毕竟有限,还要做到平衡其他演员的分量,出演综艺、影视剧等也算是增加曝光的其他途径。

  从某种程度这也是满足观众需求的方式,观众捧、满足观众需求、保持曝光、增加热度,也就维持演员和德云社的高流量。

  当然大起大落的老郭也不傻,训徒之中藏玄机,功名皆从骂名来。德云斗笑社他一句句教九良唱《太平歌词》,与于谦加减分似乎都在表明某种态度?

  加速流量化同时德云社也没有放弃去做到业务能力的提高?

  伴随着不断涌入的张云雷、秦霄贤等后浪们,会不会让德云社的短板陷入一个死循环?

  丁旭只能拭目以待!

  整整一天满载而归,素材做三期视频绰绰有余,尤其是成功从于老师变成谦哥,以后机会成熟少不了接触其他明星的机会。

  众人拾柴火焰高,都是人捧人的事。好歹自己也是六十三万粉丝up主,以后哪个明星想要混b站,岂能不给旭哥一个面子?

  明星们开始入驻b站,说好听点是和粉丝交流互动,说白了还不是为引流?

  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明星得到流量,b站得到人气?

  其实如果只是简单发一个标题叫:某某大明星入驻啦。

  丁旭只能说一句:mmp!

  老子辛辛苦苦做视频,你丫一句话就完了?

  。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