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热搜争夺战_神豪UP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在某战粉丝和黑粉陷入胶着后,有人对某战开出射向其数据的一枪。

  这是一场假数据之名的报复:某战粉丝惹我不开心了,我就用数据让你们的爱豆完蛋。她希望用数据证明,某战已经没有路人盘,只有粉丝了?

  这份报告具有蛊惑性,如果只是一个路人,看不懂数据报告,有个人跟我说,数据大拿写了一份报告,告诉你某战糊了,那可能就信了。因为好多人不会看也看不懂报告,只会看结论。

  为了反击对手,论证爱豆依然充满力量,某战粉丝也在微博陆续推出数据分析。对立的双方,有人用数据报告论证艺人的垮掉,有人用上亿的专辑销量证明艺人依然能打。

  没有人试图反对,反而将数据作为道德攻击、政治攻击后,打倒一个艺人的新手段。

  作为文化资本创造物的一部分,艺人的命运极不稳定。供大于求,是这个行业的基本运行逻辑,少数人的成功掩盖大多数人的窘迫。

  系统每天记录艺人的粉丝活跃度:5个、10个、30个、100个、3000个……

  这么多人,你可能不知道他具体怎么样,但过一个月发现它变成2万、10万,不停出现新的粉丝、老的又没有流失,你就会知道这个艺人必然会起来的。

  即便如此高速运转的系统、不断产生和不断消失的生命也让他惶恐:因为你发现谁都不认识,刚认识了,三个月之后他就没声音了,这个事情就这么开始频繁发生。

  智能手机让人们不再需要用短信打投,流量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取,营销成本翻几倍,艺人的职业周期却越来越短。

  每年选秀机器会为市场带来几百张新鲜面孔,行业竞争和淘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残酷,这正是数据公司的生存空间所在。

  只有稳定的50个人可以选的时候,你不需要太复杂的分析,因为怎么选都不会太错,突然变成500个人的时候就一定会用数据。

  但也要保持警惕,一个说数据什么都做不了的人,离死不远了。一个说数据无所不能的人,离死也不远了。

  数据本身就是参考,它让你知道真相,或者也许是接近真相。但判断是永远不可能工业化的,是靠情感和智商的东西。”

  数据预测不了生老病死,预测不了七情六欲,预测不了一个人何时犯错,甚至也无法阻止一个艺人减肥或者发胖。

  无望出道的艺人日渐消沉,长时间不回微信,不主动发微博,更不在意数据竞争。越来越懒得去练习课。经纪人骂过几次,也不再继续。

  他们处于一种彼此放弃的状态当中,普通人很少能体会这些20岁出头的艺人,年纪轻轻就需要面对事业无望的现实?

  听说至今这位艺人都没有被卖掉?

  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接手。

  所有人对这场买卖都已经厌倦,包括他本人。唯有数据系统永不停歇地高速运转,不带一丝情感地抓取、记录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的一举一动,即使他们已经被市场抛弃。

  长期以来娱乐圈的饭圈文化、流量为王的价值观,导致娱乐圈劣币驱逐良币,掌握流量的资本在娱乐圈长期占据重要话语权,将小鲜肉艺人、未成年人当做谋利工具……

  此番治理是否能够倒逼演艺圈回归本真?

  好作品迎来曙光?

  。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