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章 什么都有_神豪UP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的是延长保质期,增加面条韧性。

  硅酸钠是一种工业物质,平时会加到水泥、钢筋混凝土里,它根本就不是能吃的东西。要是吃多了,会损伤肝肾,对小孩的发育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我和徒弟检测出那些面条,果然每包都含有硅酸钠。我们又从不同商家买了碱水面,发现除了极个别以外,竟然都含有硅酸钠,这可能已经成为了行业默认的做法。

  我们立刻进行了起诉。但是这次,我们心里也没有底。因为硅酸钠并没有被纳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是全国都要强制执行的一套标准。它明确列出食品里可以加哪些东西,以及这些东西分别要怎么检测。

  而像硅酸钠这种没有被列入的物质,它的官方检测方法是空白的。这意味着我们自己检测硅酸钠的方法,是不算数的。即使白纸黑字验出来面条里有硅酸钠,法院也没法判定商家违规。

  这样的案件不是个例,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名单之外,存在大量无法检测的物质,它们很难被监管,只能等重大的事件曝出。

  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三鹿奶粉在收购牛奶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奶农为增加牛奶的粘稠度,在牛奶中添加工业原料三聚氰胺,导致很多喝三鹿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

  三聚氰胺和硅酸钠一样,在当时也没有官方的检测方法。但幸运的是由于媒体曝光力度大,国家临时出台一个实验室检测方法,才在法律上补上这一环,完成对三鹿的追责。

  可现在碱水面中硅酸钠的超标量,是当年三聚氰胺的三倍之多!

  为了在法庭上扳倒对方,我们团队谨慎地设计检测方法。既然没法直接检测硅酸钠,那就绕个弯,先检测有国标检测方法的硅元素,然后通过各种化学式,推导出面条里含有硅酸钠。我们拿着这个严密的证明去法庭。

  在法庭上我们仔仔细细讲解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式是怎么推导的,还举三聚氰胺的例子,结果发现法官跟书记员在那瞪着眼睛。

  我就问你们都明白吧?

  法官说你说的这个太复杂了,我们实在是听不懂。你们还是直接司法鉴定吧。

  随后法院发出公告,开始招检测公司,费用是5000多块钱。这钱不少了,但是没有检测公司来接。因为他们都明白,没有检测国标,实验室方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没办法,这个案子就僵持在这里了。

  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商家一般按10:1的比例加硅酸钠,也就是10斤面加一斤硅酸钠,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可就算他把比例提高到1:1,也就是这一半面、一半硅酸钠,你能肉眼看到蓝色的东西,因为硅酸钠是蓝色的;他就说自己做的是蓝色的面,你也没有办法,因为法庭只认证据的。

  我们最后一条路是找食品领域的专家质证。先找我导师,他不愿意,我后来也不怎么和他来往了;联系了几个大学教授,但他们要价太高。

  有一个教授还和我说你即使证明了又能怎样呢?你们也还是改变不了这个行业。

  但我就咬住不放,我们团队的目的很简单,官司输了就输了,但一定要曝光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大家提高警惕。

  危机四伏!

  。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