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章 朕岂不能称西帝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幕正巧被廊中的一名青年听见,这青年名叫李仲琰,乃是李轨的次子,年近十八九岁,性格桀骜,向来蛮横。

  听得梁硕的话,李仲琰眼中厉色一闪而过,心底暗恨:这回定叫你梁硕人头落地。

  而后转身出宫,径直前往城中一处宽大的宅院,只见门匾上书“安府”。

  原来李仲琰曾经在宴会上向梁硕敬酒,然梁硕却不起身相迎,李仲琰便认为梁硕轻视于他,由此愤恨上梁硕。

  当夜,安府书房内,便在密谋一场大事。

  安定城,李世民驻军在此,多日不出,任由西秦大将宗罗睺如何搦战,依旧固守不战,对此,一众唐将多有议论。

  县署之中,心直口快的丘行恭当即叫道:“大王,末将请战,定叫宗罗睺那厮好看”。

  “末将亦请战”,大将庞玉也是一脸愤怒,“宗罗睺那狗贼骂得忒难听”。

  李世民闻言却是一脸从容,“诸位心思本王明白,但平原公(刘感)殉难时曾说过,薛賊粮尽,我军宜固守,以消耗其粮草。

  再者,我军初败,士气低落,而贼军因胜而骄,实不宜针锋相对,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需固守数日,敌军久攻不下,粮草不济,必将军心大跌,届时便是我军奋勇雪耻之时”。

  一旁的高冲亦是点头附和,“坚守数日,敌军久攻不下,眼见贼军不过如此,我军士卒之胆气便愈壮”。

  听得这话,众将也是明白,毕竟三万唐军首级垒成的京观着实骇人,唐军士卒多有惊心胆丧者,贼军孤军深入,拖延下去对大唐将是有益无害。

  如此双方在泾州又是相持十余日,期间薛仁杲急怒之下亲自领军攻城,奈何唐军兵众,且李世民等人何等能耐,守城之战,岂会有失,西秦军损兵折将,依旧是未建寸功。

  高冲每日里去远眺西秦大营,只为观察敌军炊烟。

  直到半月后,便是见得炊烟明显减少,高冲大喜,当即去找到李世民。

  “大王,贼军炊烟减少,应是粮草不济了”,高冲直言道。

  李世民听罢亦是大喜,等候多日,便是等候这一刻,当即说道:“或可袭营试一试”。

  高冲闻言却是说道:“袭营不若劝降”。

  “劝降?”李世民眉头一挑,而后心领神会,“攸之的意思是贼军粮尽,必将将士离心,便劝降以瓦解其军心”。

  高冲点点头,“士卒吃不饱必有怨言,或可一试”。

  李世民当即同意,并让高冲来办此事。

  忽的李世民一顿,看向高冲直笑道:“若是我猜的不错,其中必有一句: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高冲闻言大笑,“这是必须的,此乃固定模板,高冲首创,独一无二”。

  当即便是提笔写就一封劝降信。

  李世民拿过一看,“继续顽抗,死路一条…你们已经没有吃的了,是不是好几天没吃饱饭了?过来吧,过来就有酒肉……”。

  看罢李世民不由得发笑道:“这言语倒是一如既往地简洁明了,极有煽动性”。

  当即便让抄录两千份,命轻骑射去西秦大营,不出二人所料,西秦果真面临断粮,不过两日,劝降信的效果便是体现出来。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