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曹旦的抉择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曹旦的抉择

  …

  听得曹旦的话,曹湛嗫嗫不语,正取曹旦所言,窦建德无子,便收养义子,如今义子不过六七岁,尚不懂事,如何能够继承大位。

  曹湛也是有些小心思,一旦幼主继位,那他曹家作为外戚,便可把持夏国朝政,那个时候曹湛就会将裴矩、齐善行等人尽数踢出局,独掌朝政。

  奈何曹旦从实际出发,动荡之际,并不适合幼主继位,但窦建德也无兄弟,曹旦一时间有些束手无策。

  见得气氛僵硬,裴矩见状出声道:“不若暂由王后摄政,待日后有更好的办法再来商议不迟”。

  曹旦等人闻言亦是点头应着。

  待得众人退去,裴矩却是径直找到长史李公淹,“李长史以为当今天下局势如何?”

  李公淹闻言看看左右无人,不由得叹道:“弘大与我相交数年,如今竟以此言试探?”

  裴矩闻言一笑,直道:“公淹勿恼,你身受曹尚书信赖,我不知曹尚书心意,是故不敢妄言”。

  李公淹闻言摇摇头,直说道:“大王今次一败,天命在唐,纵使曹尚书再如何呕心沥血的去维持,亦难逃败亡一途”。

  “那公淹你的意思呢?”裴矩问道。

  “弘大休要试探”,李公淹拂袖佯怒道,“你若有何想法,自去向曹尚书商议便是,毕竟窦曹乃是一家人”,说罢便是扬长而去。

  裴矩在原地捻须不语,一脸笑意。

  李公淹虽然是什么都没说,但又是什么都说了,李公淹让他自去与曹旦商议,便已经表明一切了。

  翌日,令裴矩出乎意料的却是尚书左仆射齐善行率先出列。

  “王后,曹尚书,裴相公,今大王一战被擒,可见天命在唐,我等群龙无首,外负隅顽抗亦是枉然,不若以州县归唐,一来保全大王性命富贵,二来可使河北百姓免遭战火之苦”,齐善行昂首说道。

  话音落下,裴矩正是心头疑惑,便是见得曹湛怒不可遏,愤然出列,“齐善行,大王待伱不薄,何故今日大王遭难,你便弃大夏基业于不顾?”

  裴矩再看曹旦和曹氏,二人面色从容,似乎并无过激反应,裴矩暗赞齐善行好本事,当即毫不犹豫出列反驳道:“归降李唐正是为大王考虑,今大王失落唐营,若是我等负隅顽抗,则大王危矣,若是我等为大王计、为大夏生民计,献地归降,则大王可以富贵终生,大夏百姓必将心念大王恩德”。

  果不其然,便被裴矩猜对了,此言一出,曹氏和曹旦具都是缓缓点头,曹氏很是满意的看着裴矩点头道:“裴相公所言极是,为大王计、为大夏百姓计,降唐吧”。

  曹湛闻言惊怒不已,“阿姊,你……糊涂啊,大夏数州之地,怎可拱手献给李唐,阿兄,你说句话啊”。

  曹旦叹息一声,“大夏基业全凭大王一人维持,今大王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