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 黔州局势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士一同享受那风吹日晒。

  如此一来,高冲确实遭罪,千里之遥的路程,跋山涉水,其中艰难可想而知,幸亏两股之间早已起茧,但亦是浑身酸痛,宛如散架。

  但高冲看到那些未有驮马骑乘的士卒只用双脚,每日里行进数十上百里路,心中便顿生惭愧。

  看来主帅亦是如此,陪同风吹日晒,将士心中亦是钦佩,其实以高冲驸马的身份,世家公子,何其尊贵,即便是乘坐舒适的马车行路,皇帝、百官以及士卒绝对没有一个人有异议,但高冲这二愣子偏偏如此做了。

  高冲揉揉肩头,随口问道:“有没有通知洪社官吏迎接?”

  “每十里一通报”,姜宝谊如实回道:“想必此时,洪社县令已在城外迎候了”。

  “宝谊是不是觉得我架子太大了?”高冲翻身下马,活动一下身子,笑问道。

  姜宝谊闻言笑笑,随手递过水袋,“攸之你乃是代天巡狩,这气势自不能输了”。

  高冲点点头,“没记错的话,洪社令何仲德乃是何家人吧?”

  “这黔州各地官吏,除了那些佐官,就没有三姓之外的人担任过”,姜宝谊先是点头回应,而后有些不忿的说道。

  三姓便是黔州的田、何、冉三姓,三姓独大,当然,在三姓之上,还有田宗显这个外来田姓稳坐黔州刺史之位,位于三姓之上。

  表面上是待天巡狩,暗地里查探黔州局势,高冲并没有瞒着姜宝谊,因为如今姜宝谊便是他最大的助手,更是他的未来妹夫,二者早已亲如一家,自是不可能隐瞒。

  姜宝谊所说的亦是李渊最为不满的地方,地方官吏多出于三姓之人,试问这黔州之地,到底是大唐的黔州,还是三姓的黔州。

  不,应该是四姓,蛮帅田娄沙之黔州本地的田氏,在此地土生土长数百上千年,高冲称之为涪陵田氏,因为黔州古称涪陵郡。

  黔州刺史田宗显这一支外来的田氏早已在黔州落地生根,此时已称黔州,高冲称之为黔州田氏,以此来区分两支田氏。

  “明天先不走,不急着去彭水,就在洪社休整两日”,高冲看了看疲惫不堪的士卒,“连日来行路,兄弟们也辛苦了,也需要好好休整一下”。

  “攸之,根据桓道人传回来的消息,这何家可是积极依附于田宗显的”,姜宝谊闻言有些惊诧的说道:“若在洪社久待,会不会有些不妥?”

  “哪里不妥?”高冲笑问道:“害怕惊动田宗显?还是说那何家有胆子加害我们,何家依附田宗显,这并不是秘密,我在何家的地盘上多待几日,岂不是正好说明我对何家,乃至于对田宗显并无提防,充满善意吗?”

  姜宝谊若有所思,高冲继续说道:“现在田宗显至少在明面上依旧是我大唐臣子,并未表露反迹,更未揭竿而起。

  我们只需要按照正常逻辑行事即可,至少在明面上不可以对田宗显有任何的不满或者敌意,因为他毕竟是封疆大吏,宣慰节度使,不可不敬”。

  听到这里,姜宝谊恍然大悟,“我们代天巡狩,已到黔州境内,自然是要好好休整一下,再做行动,这就是正常逻辑,若是着急忙慌的前往彭水,那或许会让人以为我等有所图谋”。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