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0章 高侃,字允直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0章高侃,字允直

  …

  高俭,字士廉,也就是高冲的便宜族兄,实际上并非是高冲胡乱推测,高士廉拜相真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很近。

  在年纪上,高士廉仅仅比高君雅小一岁,今年刚刚知命之年。

  在辈分上,高士廉更是太子妃的亲舅。

  在资历上,从征萧梁,安定交趾,颇多功勋。

  李世民登储后,第一时间任命高士廉为太子右庶子,在两府争斗时期,高士廉一直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李世民,凭借这份从龙之功,高士廉登阁拜相无异于探囊取物。

  并且父子二人今夜的分析基本符合情况,在原本轨迹上,李世民登基后第一任首相便是封伦,封伦死后,接任首相之位的便是宋国公萧瑀。

  有些人或许存在误解,以为李世民登基后,宰相必定全部是秦王府旧人,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其一,宰相分管三省,非德高望重之人难以担任。

  其二,李世民刚刚登基,需要老臣来稳固朝局。

  事实上,李世民刚刚登基的时候,秦王府旧人里只有年近五旬的房玄龄拜相,而房玄龄年纪仅比高君雅小四岁而已。

  而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心腹,更是大舅哥,深受信任,则是在李世民登基当年的年底拜相,那个时候长孙无忌已经三十四岁。

  即便如此,依旧有人进表劝谏,认为长孙无忌权宠过盛,资历不足以拜相,长孙无忌只得辞去相位,此后数年无缘相位。

  贞观二年,杜如晦检校侍中时,已经四十多岁。检校便有兼任、代理的意思,直到次年,杜如晦才正式拜相。

  所以宰相这个职位真不是功劳大、皇帝信任就可以担任的。

  “高士廉担任族长,我没有意见”,高冲迟疑的问道:“只是,无论辈分、亦或者是威望,阿耶无疑是第一人选,阿耶你就不曾动心?”

  高君雅闻言眉头一挑,颇有几分傲然之色,“你叔祖当年也不是族长,谁敢轻视?”

  高冲闻言愕然失笑,这还真是现实。

  当年曾祖高宾回归渤海高氏,当时高氏并不认同,直到叔祖高颎拜相,高氏便是积极热情,这不正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真实写照。

  在叔祖高颎死后,这一支败落,数年间便跟渤海脩县的家族没有往来,然而在高君雅拜相后,这一切再次重演。

  族长这个身份在这个时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官职和爵位。

  尽管高君雅不是高氏族长,但谁人敢轻视,拜相多年的高君雅不仅是高氏的领袖,更是关东世家在朝中的领袖,这就是权势。

  现在渤海高氏的族长名叫高明任,已经年过七旬,绝对是高寿之人,仅在前隋担任过始州司马一职,官职并不高,亦无爵位在身,之所以可以担任族长便是因为他的身份很不简单。

  高明任这个人籍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