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0章 市舶司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李世民的话说完后,场面一度有些凝滞。

  见高家父子默然不语,李世民心知肚明,他说对了。

  其实自从封赏功臣过后,对于高家的议论就没有停过,一门两国公,父子两宰相,这种言论不知不觉间便流传出来。

  虽然高冲这位兵部尚书现在不是宰相,但他行走于政事堂,参知政事,已经是实质上的宰相。

  不过众臣也知道高冲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倒是并没有在李世民面上有所非议,但关于高家的权势,众人全部看在眼里。

  李世民回到座位上,见高家父子垂眉低头的模样,只得长叹道:“罢了,便依你所言,明日早朝,我来安排”。

  高冲低着头,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立即拜道:“谢陛下成全”。

  “不过你要说一说,你在岭南打算怎么做?”李世民这时也是兴致勃勃的问道,他可是记得刚刚高冲所言:对治理地方有一些思路,希望付诸实践…

  高冲咧嘴一笑,对此他早有准备,以应对李世民询问,毕竟他不可能前往岭南后真的一事无成。

  “陛下,你即便不问,我也正打算向你汇报。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岭南靠海,临近我打算重点发展海洋港口贸易,申请设置市舶司,总管海路邦交贸易。

  另外海洋物产丰饶,对于海盐、海鲜等海产,我也有些想法,三言两语,难以说明,回头我整理成奏疏上禀”。

  “市舶司?”李世民神色一顿,“士廉公他们等久了,先说突厥的事,你稍后且留下细说这个市舶司”。

  当即命人召见偏殿等候的高房等人。

  对于海上贸易,李世民并不陌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的齐国便已经开辟“循海岸水行”,自胶东半岛出发,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

  到西汉时,沿海地区的海上贸易已是十分普遍,在宋明时期,海上贸易发展到顶峰。

  当然现在并没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但有通夷海道一说,这些海道是前人冒着生命危险乘风破浪走出来的安全航道,比如广州便有一条广州通夷海道。

  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从广州出发,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北非以及波斯湾诸国的海道,途径一百多个国家,全长一万四千公里。

  唐人刘禹锡有诗赞曰:“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隔壁侧殿里,高士廉、房玄龄等人已经等候多时,茶水都已经冲泡两回了。

  “房相公,你们议事,陛下召见某家前来作甚?”史大奈坐立不安,凑近轻声询问房玄龄。

  房玄龄看着一脸茫然的史大奈同样是心中不解,只得宽慰道:“康国公安心”,他总不可能说他也不知道吧。

  史大奈闻言一脸苦笑,只得继续惴惴不安的等候,另一边高士廉闭目假寐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