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处之泰然(第二更求订阅!)_诸天我为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捺住怒火与激动。

  作为出身不佳,地位低下的三人而言,听到外敌入侵原陵,要颠覆大汉,简直是怒发冲冠。

  别误会,他们没有忠心到这种程度,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作为太子亲自提拔上来的亲信,连丹书铁券都赐下了,如果太子倒了,那么新的上位者,会容得下他们吗?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朝堂根基未稳,急需证明自己的三将是最渴望出战的,顾承也满足他们:“你三人各领一军,自讨伐黄巾军的部曲中抽调,随孤出征!”

  “遵命!臣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三人大喜。

  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自当追随!

  “殿下,此外敌入侵之际,臣等必上下一心,竭诚尽节!”

  当三人退下,顾承转向司徒杨赐,这位老者立刻拜下。

  同样的道理,在清理汝南袁氏的过程中,以弘农杨氏为首的其余七大世家,或多或少出了力,九品制度的确立,官员的大清洗,更将他们绑到了同一利益链上。

  世家对于现在的太子已经认可,如果再换政权,焉知不会再现昔日党锢之祸,让世族无法当官?

  所以杨赐这一刻真的化身为肱骨之臣,再非曾经作壁上观的摆饰,务必保证太子离京期间,政通人和。

  “嗯!”

  顾承满意地点头,大手一挥,杨赐退下,只留下数人。

  许诸、孙策、徐晃乃亲卫,贾诩、史道人乃亲随,蔡邕乃太傅,这便是身边的亲信。

  以顾承太子之尊,皇权在握,如果要收下属,那不知有多少人会来投靠,三国中出名之辈也不在少数。

  但值此敏感时刻,顾承并不盲目招收,就连东宫属官陈群和陈宫,都有所保留,更别提其他。

  “文和,原陵之变,你有何看法?”

  事出突然,对于顾承而言,已经过了一个大隋世界,但对身边之人,他们才刚刚得到消息,犹自处于晴天霹雳中。

  但贾诩是例外。

  方才顾承看到他询问史道人佛门之事,双眼神光湛然,便知他心中已有计较。

  果不其然,贾诩不慌不忙:“殿下,佛门此举是投石问路,欲令神州大乱,才能散布信仰,故而此次入场的,必是对殿下对大汉怀有敌意之辈,得了绝灭炎龙之法,才敢运用……”

  顾承颔首:“海外仙道,还是汝南袁氏?”

  如果说现在谁最恨他,那无疑是黄巾军背后的海外仙道,和从天下顶尖世家之列跌落的汝南袁氏。

  贾诩道:“海外仙道无法确定,袁氏必有人,此计是逼反,汝南袁氏倘若知道自家子弟入了原陵,犯下不赦之罪,那不反也得反了。”

  袁氏经由袁术谋逆一案后,原本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贬官的贬官,架空的架空。

  但注意,这些人并没有死,只是手中没了权力。

  如今刚过半载,他们的影响力犹在,如果汝南袁氏真被逼反,四夷八方又有动作,那大汉内忧外患,依旧有倾覆危机。

  “在原陵危机解决之前,汝南袁氏绝不能反!”

  顾承看着贾诩,又望向蔡邕:“文和,伯喈先生,你二人可愿领命,为我大汉免内忧之患?”

  贾诩眼中涌现斗志,蔡邕目露坚决,齐声道:“臣必不辱使命!”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