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不战而亡(求订阅!)_诸天我为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这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颔首道:“就这么办,还有儒道误国,以后那孔丘和他的弟子,一个都不准进我陈国!”

  “是!”

  ……

  ……

  “停!”

  长长的运粮车队,在姜国王都城门前缓缓停下。

  “验!”

  文种一声令下,麾下的官吏立刻上前验粮,个个精明能干,心细如发。

  如今姜国以都城为中心,划分东南西北四郡,每个郡内,都涌入了数以十万计的大量难民。

  这些粮食,就是赈灾的。

  “转告孔大夫,东郡的劳作指标还未达标,如果十日内,还未开垦完良田,下一批粮草,将优先送给更需要它们的人。”

  文种验粮完毕,转交给子路。

  “是!”

  子路拱手应下,精神振奋。

  最初孔丘入姜国讲学,再被任命为大夫时,他其实并不看好。

  姜国太小,国力太弱,就算太子有心,上下也会反对。

  然而孔丘师徒很快发现,姜国远不是外界误以为的那么弱小,这里人才济济,上下一心,除了受限于国土和人口,无法大力发展外,竟是具备崛起的一切条件。

  所以当太子在各国饥荒,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之际,实施儒家道义,做圣德仁君,接纳四方难民,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当然,难民不会白养活,而是赋予劳作任务。

  仙武世界人口虽然是凡俗世界的数十倍,但放到广博无比的大地上,依旧显得地广人稀。

  姜国是弹丸小国,那是跟其他国家想必,实际上它的国内,也有大片的土地荒芜着,这些难民便开垦荒田,兴建城镇,最终安家落户。

  孔丘其实一开始不太同意这种模式,因为劳作是强制性的,他更希望百姓有感圣君仁德,自发劳作。

  不过文种麾下的官吏挑出许多好逸恶劳,甚至惹是生非的难民后,他也无话可说,做出一定的改变。

  正如孙武尚未写出孙子兵法,孔丘的儒道也在不断完善。

  有了孔大夫起早贪黑的工作,门下各大弟子的奔忙,文种的内政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难民渐渐不再是难民,而是姜国的子民,培养出了极强的认同感,开始落地生根,婚姻生育。

  底子好,身体强壮的,则被选拔参军。

  姜国在飞速扩军。

  五万!

  七万!

  十万!

  短短数年的时间,姜国的人口就翻了三倍,常备军力到达二十万。

  反观周边四国的人口大幅度缩减,军队实力也飞速衰弱。

  四国国君都坐不住了。

  他们日日夜夜期盼姜国的粮食吃完,仁德圣治崩盘,可传回来的消息,却是姜国大军开赴边境。

  陈国王宫。

  嘭!

  随着重物坠地的声音,陈王双肩耸动,歇斯底里地怒吼起来:“三月之前,杨徐两国国君携印绶,除衣冠,开城投降,现在姜国大军也来了,一战未打,一战未打啊,难道你们也要我陈国不战而亡吗?”

  六卿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动弹,却听外面乱声大起,有人直接叛乱,到处散播消息:“仁义之军,降而不杀,降而不杀!”

  陈王身躯一晃,猛然向后倒去:

  “完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