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节 遍地星火_新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节遍地星火

  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的成立,在当时是件很不起眼的事情,除了朱祁钰将原本属于皇宫的一部分建筑群,以及帝国两院所在的位置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论之外,其他的几乎无人问津,无人知晓当然,帝国两院真正的被世人所了解,还要等到大量的科学成功被应用到了生活,生产中之后。而当后人回想起朱祁钰成立帝国两院的创举时,无不叹服朱祁钰的长远目光,无不叹服朱祁钰的宏大理想

  当时,随着朱祁钰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有人说是两次,这主要是将援朝抗日作战与第一次渡海东征算做了一次战争结束,帝国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不可否认的,即使是在战争期间,帝国的发展速度也不慢,战争本身就是刺激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战争期间涌现出来的一些新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带动了帝国工业的发展。不过,战争期间的发展是畸形的,是不完善的,主要都是以战争为目的进行的发展创新。而现在,战争结束,帝国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的序幕拉开了

  在内政方面,朱祁钰与于谦的配合几乎是天衣无缝的。朱祁钰负责制定,推广新政策,而于谦则主持政府工作,为新政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有这两名舵手,再加上朱祁钰培养起来的大批新政人才,整个新政在一种最好的条件下茁壮成长了起来。

  当时,朱祁钰新政的中心已经由商业转化为了工业。特别是在经历了这几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之后,朱祁钰也认识到了商业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商业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的。虽然,商业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带动工业的发展,商业需要直接转变成了对工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过,工为本的基础是不会改变的。在战争中,帝国工业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让朱祁钰吃了不少的苦头。

  以军事工业为例,当时明军的火器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提高,没有工业上的提高,根本就不可能发展出更为强大的火器来。而在对日作战中,明军的火器并不能成为战场上的绝对主宰力量,甚至在战场上遭到了日寇的弩炮与强弩的压制。究其原因,工业技术的落后是最为主要的

  朱祁钰回国之后就想全面主导工业发展,不过,他的计划还没有事实,于谦就病倒了,让他不得不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了政务上来。随着于谦病愈复出,朱祁钰这才将重点放到了帝国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讲,朱祁钰首先成立帝国科学院与工程院,这也是在为后面的大发展打下基础。

  当时,朱祁钰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纺织业。

  “也就是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工厂建了不少,不过销售情况却不怎么样”朱祁钰皱起了眉毛,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