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节 分化敌人_新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谦信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本来,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就非常高,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他想通很多问题了。而总结下来,东军之所以在战争中往往在处于兵力优势的情况之下败于明军之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之前为了适应与西军的战争,而采取的军队编制并不适合与明军的战争。即,那种由将领统帅嫡系部队,各部队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的军队关系本身就不利于进行大规模战争。

  发现问题,不等于解决了问题。上杉谦信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东军本身就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利益组织,与西军不一样。织田信长为首的西军,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征服以往的对手建立起来的军事集中化集团。也就是说,西军各部队都是织田信长的部队,都听从织田信长的直接指挥。相反的,东军的部队名义上归属上杉谦信指挥,而实际上,上杉谦信只能通过下级将领指挥军队作战,而且,下级将领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不一定会完全服从上杉谦信的命令因为各利益集团的目的不一样,上杉谦信也就没有可能将东军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在越后的时候,还能够震慑住其他将军,而等他到了东京的时候,东军将领就发动了叛乱,这本身也与东军的松散军事组织结构有着极大的关系。

  朱祁钰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道:“将军言之有理,东军各自为战,虽然现在他们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行动,不过朕相信,并不是所有的东军将领都愿意背叛天皇吧”

  上杉谦信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听军师说,此次叛变,主使只有几人,大部分将军都没有明确表态。如果我们能够争取到那部分将领的话,一来可以分化叛军,二来可以削弱叛军,三来也为最后战胜叛党打下了基础,壮大了我们的力量。”

  “不过,并不是所有叛军将领都有军师的觉悟”朱祁钰看了宇佐美定满一眼,“至少,我们没有办法现在就去说服他们,如果派人去冒险的话,这就太危险了。更何况,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哪些将领愿意为天皇效劳,哪些将领是铁了心要谋反。如果盲目行动的话,恐怕后果难以设想”

  朱祁钰这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如果要说服叛军中那些态度摇摆不定的将领,除了要想到一个好办法之外,还需要有人去做说服工作。而且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说服工作的。自然,明军中不可能有合适的人选,就算明军不缺乏不怕死的人,他们可能还没有进入日寇营地,就被干掉了,那么,就只能从上杉谦信的人中挑选合适的人员了。

  “陛下,我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宇佐美定满很是自觉,“虽然我归隐数年,不问世事,不过,东军中,很多将领都与我有些交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