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伤拳(上)_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生意去了。他们一时间能够找到的也就只有郑鸿逵了,奈何郑鸿逵任谁不见,于他们也是殃及池鱼。

  “鸿逵叔不肯见人,咱们就等大木回来!”

  “指望大木?陈凯那厮怎么说也是立下了大功的,大木能拿他怎样,会拿他怎样?”

  “会怎样?别忘了,那厮没有临机专断之权,却杀了芝菀叔,芝菀叔是大木的亲叔叔,怎么就不会惩罚于他了?”

  “我看未必,大木的性子,不大可能。”

  “其实倒也并非不能,咱们说什么或许没用,但是有的人却未必不能说服大木……”

  ………………

  中左所城内城外,俱是热闹非常,百姓们还沉浸在报复仇敌的盛宴之中,那些郑氏子弟则已经开始了窃窃私语。相较之下,原本最该热闹的所在,郑成功的府邸,此刻却是静谧得就像是一处寻常人家的宅院似的,被人遗忘在了这处位置显眼的“角落”之中。

  内宅,郑家的小祠堂里,董酉姑带着郑经正在向一塑由能工巧匠专用黄金打造雕像叩拜行礼。

  这是郑成功的母亲,那位翁氏夫人的塑像。郑成功出生时,他的父亲郑芝龙因参与颜思齐集团密谋推翻德川幕府之事早早的就离开了日本,甚至郑成功七岁以前都是由其母抚养长大,对于他的父亲很少能够得见。正因为如此,哪怕是郑成功后来回到他父亲身边,也无法按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为此还一度被郑家的叔伯兄弟们笑话是长不大的孩子。

  隆武皇帝即位,郑芝龙权倾朝野,派人到日本迎回翁氏和郑成功的同母胞弟,结果一如数年前那般遭到了德川幕府的拒绝。但是迫于当时郑芝龙的权柄,德川幕府的手法比较委婉,用以翁氏若欲到中国,其次子须留在日本为条件方许成行,企图以母子难以割舍之情,迫使翁氏放弃来中国的念头,但翁氏权衡利弊,想起丈夫及儿子的事业尚在开辟之际,需她伏侍晨昏,在不能求全的情况下,以大局为重,忍痛割爱,只身来中国。

  临行时,翁氏再三叮嘱她的次子:“呜呼,吾终舍儿矣!吾怜儿父及儿兄,亦怜儿,当岁以金若干托商船寄儿。呜呼,吾终舍儿矣!虽然,儿勿忘儿父及儿兄,又勿忘今儿母所去之中国”。而这一嘱托也始终为其人所铭记,作为郑氏集团在日本的代表,过继给田川氏的田川七左卫门几度向郑成功要求回国参与对清作战,为母报仇,在得不到郑成功的许可的情况下,也是竭尽全力的输送人员、物资为其兄所用。甚至他的后人,更是一度恢复郑氏本姓。

  翁氏在隆武元年就已经去世了,这一事件,为郑成功胸中的国仇添上了家恨的情愫,进一步的坚定了他的抗清意志。

  在孔庙焚衣起兵,郑成功很快就寻人为其母铸了这塑金像,晨昏定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