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0章 构建内循环_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肥料,借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还可以改良土质、促进微生物繁殖和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山上的腐土,含有腐殖质,富含有机肥,也是一种土壤改良剂。

  这些吕颂梨都告知郭春生等人了,而且去年他们就在实验了,确实能增加农作物的收成。

  今年反正都要清河道渠道的,郭春生干脆就让人大量收集淤泥。

  老百姓们在忙着春耕,然后努力服徭役的时候,原本在辽东郡开设的各种作坊,也都纷纷派出人马前往平州其他三郡,甄选合适的地址开设分坊。

  总的来说,平州进入平衡发展期。

  吕颂梨致力于构建平州自我系统内循环,武装自己。

  她这是未雨绸缪,如果未来平州被封锁,那也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自给自足。

  此时,辽东商会的分店也陆续在一些地方铺设开来。

  而且因为所售卖的货物要么是物美价廉的,要么是独一无二的。偌大的蓝海市场,仅被他们一家所占。所以生意是红红火火的,大把银子搂回来,运回平州,给平州输血。

  平州的老百姓身处高速变革之中,也是最能感受到平州变化的人,其中又以辽西郡的老百姓感受最明显。

  辽西郡,义县,榆树村

  刘大娘和老姐妹在村中第一个路口分开了,两人各回各家。

  她刚推开大门,就看到大儿媳在晾衣服。

  刘大嫂见了婆婆,立即打招呼,“娘,您赶集回来了?”

  刘大娘笑道,“东西买完就回来了,今天捡了这么些菌菇?”

  刘大嫂答道,“是呢,都晾在这了,下午我再去捡一些。”

  菌菇木耳等山货晒干了可以换钱,他们可以卖给辽东商会粮油店,或者等辽东商会的人来村里统一收购。

  这些菌子菇子都是官府的人,带他们去山上辨认过,确定无毒能吃的。

  “你爹呢?”

  “爹他去了村口,您回来没瞧见他?”这段时间她丈夫去服徭役了,小叔去了县里干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

  “你爹这人,天天都得往村口跑几趟,村里盖个私塾,他比自家盖房还上心。”刘大娘嘀咕。

  刘大嫂笑,“那不能。”

  村口在建私塾,这私塾是他们榆树村和几个村子联合起来一起建设的,官府答应出一半的钱。

  他们榆树村因为地理位置好,私塾的选址就选在他们村村口。

  这事一定下,他们几个村的村长以及有威望的老人一起开过会,约定了他们几个村的每家每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努力将私塾建立起来。

  村里像她公公这样的老人,每天都要去村口溜达溜达,顺便搭把手,帮点小忙什么的。

  “你小妹呢?”

  “在屋里呢,她可能有点不舒服。”

  “我进去看看。”刘大娘提着篮子没进她和老头子的那间屋,而是去了边上的小屋。她早就惦记着了,这回去赶集,也是给闺女买东西为主。

  “娘——”刘大妮正在屋里躺着,肚子隐隐的不舒服,见她娘进来连忙唤了一声。

  “还是很不舒服吗?”

  “有点。”

  “那一会我给你熬一碗姜汤喝。”刘大娘说着,就去翻篮子,“我刚去了镇上辽东商会的粮油杂货店买了一方纸回来,喏,你拿去垫一垫。”

  刘大妮脸一红,接过了。

  近来,辽东郡那边的造纸坊弄出来两种纸,一种是黄褐色的厕纸。

  厕纸不贵,一文钱一捆,厚厚的,切成四四方方的,一家三口省着点用,能用一个月了。她觉得比侧筹好用多了。

  另外一种比厕纸质量好一点的刀纸,颜色偏绿。她听说,这种绿刀纸是专门为女性癸水研发的。

  刘大妮侧着身子,取了一张厚厚的刀纸,往月事带里塞。

  刘大娘忍不住念叨,“你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以前我们都是往里塞草木灰。偏你大伯娘说草木灰不干净不卫生,让我给你买绿刀纸。”

  也就是吕大人上任后,他们这些老百姓挣钱的机会多了起来,不时有生钱进手,他们才舍得这样花钱。

  刘大妮心想,她喜欢现在的日子。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