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七章 墓碑驿站_四进制造物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台生命探器同时在一座平均楼高200米的建筑群后面探测到了生命信号。按照旧址,那里是占地160万平方米的星海广场。

  生命的奇迹固然让人振奋和感动,但这些热烈的情感丝毫没有体现在行动上。车队一直停滞不前。

  因为那个生命信号悬在上,150米处。

  能活在那个高度的生物有很多:鸟、昆虫、蜘蛛……但一旦加上体长5米的限定,可能性就只剩下寥寥几种:

  龙、使、外星人。

  而接下来,探测器回传的信息一条比一条惊悚: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器:6个探测器分别安装在距离目标最近的楼前,呈扇形分布,同时对地下和空气中的声音进行收集和放大。数据显示,该生命体不断发出17-20Khz的微弱声音。

  红外线生命探测器:发现一形状轮廓稳定不变的红外辐射源,圆柱体,像烟囱一样直立,上热下冷,最高温度133.75摄氏度,最低温度99.89摄氏度。

  雷达生命探测器:以最高功率连续发射x波段微波,剔除建筑物信号后,来自生命体头部的反射信号为0。

  能在饶听觉波段发声,体温极高,还是一个具备反雷达探测功能的微波吸收器。

  这东西怎么想怎么像未知的外星生命体:对环境高度适应、有语言能力、有防御手段。更超越认知的是,平均100多度的体温,注定它不可能是碳基生物。

  一下子,本就神奇慌怪的世界变得更加诡诞。一边还在论证碳基生物史上最强,另一边低调了不知多久的其他生命形态就不服气地站出来了。

  白暮过后,深灰色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静候原地的车中,没有一人入眠。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凌晨时分,日出前。

  目标反雷达侦测的能力十分出众。为了避免所有激怒它的可能,所有主动式探测手段都暂时停止,换为更加传统的方式:超高分辨率光学探测器,俗称人眼。

  两名身体素质出色的成员组成一个迷你的敢死队,穿越被大风摧残到摇摇欲坠的建筑群,去到视野开阔的地方目测目标的状态,并趁静风时刻施放无人机。

  与此同时,声波和红外线等被动遥感探测依然在继续。数据显示,自日落之后,目标的平均温度持续降低,凌晨四点半降为44.68摄氏度。同一时间,声波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终止。

  它很冷,也很安静,像是死了。

  敢死队利用探伤仪找到一栋还不至于踩两脚就塌的大楼,心翼翼上到楼顶,猫腰蹲走到护栏旁,把带微光夜视功能的镜头对准前方宽广无际的黑暗空间,回传的画面一片荧光绿,闪瞎了他们的眼。

  几百米之下的空地上,像是平放着无数面镜子,无比激烈地反射大气辉光。那些肉眼难觅的光子,进入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