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久违的地摊_都市捡宝小能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看今天的天气不错,打算随处看看。

  沿着古玩一条街慢步走着,街上还是和从前一样热闹,各种砍价还价叫卖吆喝之声不绝于耳。

  沈十一在地摊上扫了几眼,没看见什么好东西。大多是民国时期的仿古器,你要说是假的吧,还真不是,要说是真的,做的还不是那么回事。

  又往前走了几个摊子,沈十一被一件烛台吸引,停了下来。摊主看着岁数不大,和沈十一年龄相仿。

  这件烛台铜制,由底座、烛盘、烛杆三部份组成。底座大致作喇叭状,束颈、空腹,高圈足外撇,束颈间设凸弦纹,弦纹上雕饰云纹。

  座外壁雕饰二龙戏珠纹、祥云纹,足外壁雕饰莲瓣纹,正中雕有“大清乾隆年造”六字楷书款。

  烛盘作大撇口,深腹、平底,口沿外錾(音赞)刻回文一周,腹部雕饰双龙戏珠。烛杆柱状,满雕云龙纹。

  明清时期,冶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这件烛台应该是清乾隆宫廷御制作品,造型规整,纹饰细致精微,布局繁缛富丽。

  透过这件烛台不难看出清宫的气势威严,也再现了清代铜器锻锤工艺的精妙。

  这件烛台,是清代宫廷供奉佛像所用的宝器,为五供之一。

  五供,就是古代祭祀时用来盛供品的五件器皿。也称泰山五供、佛前五供,道教中,称五供为五献。

  由香炉一只、烛台与花觚(音估)各一对,五件器皿组成一套,合称五供。摆放在宗祠庙宇里,安放香、花、灯等供品祭奠先祖或供奉神、佛。

  可惜只有一只烛台,不成套。

  摊主见沈十一拿着烛台来回的看,便说:“哥们儿,这可是好东西,正经的清宫珍藏,品相完好且带有款识,买到就是赚到。怎么样,给个价?”

  沈十一听后,笑了,点点头,说道:“的确有兴趣,不过,这东西应该是成套的,不知道你这...”

  摊主听沈十一如此说,竖起大拇指,赞道:

  “行家啊!走过路过这么多人,就你看出来这东西是成套的了。”接着脸色一暗,说:

  “可是这东西到我手里就这一只,收上来的时候,仔细问过了,就这一个,还是村里翻地翻出来的。”说道这,又顺带解释道:

  “不过,你放一万个心,这东西来路很正,绝对没有问题。”

  沈十一点点头。这东西明显是供在佛堂的,不可能是墓里的。只要不是出土文物,都好说。

  见摊主望向自己,沈十一知道对方是在等自己出价,便说道:“不知道这东西什么价啊?”

  摊主想了想,说道:“看您是个行家,我也不玩虚的,一口价五十万,东西你拿走。”

  沈十一对这只烛台很有兴趣,不过这小子要价实在有点高了,便摇摇头,回道:“你这是不诚心卖啊!两万块,我马上转账。”

  摊主脸色微变,说道:

  “大哥,没你这么砍价的,这烛台是正宗的宫廷御用器,光是‘大清乾隆年造’这六字楷书款少说也值十万。

  这样吧,看你实心买,我在降点儿。四十五万,你看怎么样?”

  沈十一和摊主来回砍了半天,最后以二十九万成交。

  临了,又给对方留了联系方式,说如果有什么好东西,都可以联系自己。

  摊主见有可能做成长期生意,满口答应下来。

  虽然摊主要价很高,但古玩行都是这样,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沈十一留给对方联系方式,是因为刚才扫过摊位上发现都是真货,觉得可以让对方替自己收集古玩。

  就像手里这只铜制烛台,如果自己想收齐成套的五供,虽然难度不高,但是花费时间过多。

  所以倒不如找一个人,替自己做这类事。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