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百一十章 同宋联手灭夏国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

  留在渭州的张浚认真分析了曲端传回的情报,也终于意识到夏国真的撑不住了,此时就是大宋收取夏国遗产的最佳时机。

  其人再次传信曲经略,建议后者立足战后形势,尽力安抚夏人,勿要多做杀戮。

  信使赶到夏国境内时,曲端已经率军迈过杀牛岭,攻入了惟精山。

  因地理条件限制和部落残余影响,夏国开国皇帝李元昊称帝之前,曾在靠近边境之地“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后来增加到十八),以其作为国防军主力。

  泾原路面对的是西寿保泰和静塞两个监军司,同军已经拿下静塞军司,曲端只需要攻打西寿保泰即可。

  西寿保泰军司鼎盛时有正兵近万,极限征召的话,人数还要翻倍。

  依靠这些“兵马”和惟精山的复杂地形,拖住数千宋军精锐,基本没有问题。

  但为了应对大同伐夏的国灭之危,李乾顺提前抽调了部分监军司的驻防军。

  其中,靠近潜在盟友新宋政权的三个监军司抽的最多。

  导致曲端带着六千精锐进入惟精山后,前来阻击其部的夏军老弱加起来才五千人。

  即便如此,夏人也没有选择投降,还质问宋军为何擅自越界。

  都到了这份上,自然什么好客套的,不堂堂正正打上一场,如何能够真正降伏这些桀骜的夏人,并让陪自己前来冒险的儿郎们获取足够的军功和战利品?

  因而,曲经略对啥毬不懂还尽喜欢指手划脚的张浚便没有再忍。

  其人很不客气地对信使道:

  “老子第一次上阵的时候,张德远还在汉州读蒙学,是谁给他的胆量教老子用兵打仗?!

  他要是有心赚功劳,就别只顾盯着咱泾原路,赶紧去熙州催刘锜出兵卓啰和南,等老子收拾了惟精山,可就不等他了!”

  夏国卓啰和南军司与新宋熙河兰廓路相对,在西寿保泰军司以西三百里。

  若是以往,曲端绝不敢带着数千人跨越这么远的距离攻击夏人。

  但夏国已崩,此时不抢功劳更待何时?

  信使匆匆返回渭州,向张相公汇报泾原路军头的跋扈,曲端则在夏人拒绝投降后果断发起攻击。

  而在夏国的腹地,另一场大战也已经开始。

  早在曲端带兵收复怀德军时,同军木麻部就在主力对峙灵州城的掩护夏,经由陕口渡过了黄河。

  两日后,其部与夏军主力大战于顺州城下。

  此战中,夏军统帅晋王李察哥很好地利用了青铜峡的地形,预先埋伏大军,阻断了木麻与后续部队的联系,战术上极为成功。

  如果其对手是宋军,这个时候极大几率会出现了混乱。

  而夏军只要能从侧翼冲破宋军的阵型,剩下的就是追击和屠杀了。

  甚至,主帅控制好追击速度的话,还有极大可能诱发“一点击破,全线崩溃”的效果——宋夏两军交战中经常出现这一情况。

  可惜,李察哥这次的对手是完全不同于宋军的同军。

  擒生军精锐付出了巨大伤亡,却始终冲不动同军的军阵。

  李察哥不愧为夏国的顶梁柱,很快就意识到同军这么容易就中埋伏,很有可能是将计就计引自己决战。

  其人当即下令部队与同军逐步脱离接触,然后回防静州城。

  再向后,就是夏国国都兴州了。

  但李察哥的行动还是晚了一步。

  两军尚未脱离接触,同军大批援军已经赶到。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