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6章 仁 爱 (4)_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誉,只会损害道德,而接受施舍的人,又怎能长时间铭记呢?

  博爱者做慈善,只担心自己的力量有所不及,而他人是否感激自己,并不是他所关心的。即使他人不感激我,也只是那个人的是非对错,对于我的行善,又何曾有什么伤害呢?若是因为他人忘记自己的恩德而感到愤怒,就放弃行善,这样的慈善,就是专门为置换恩情而设置的,岂能是博爱的人所做的事情呢?只是接受他人恩德却忘记的人,其行为的不道德是显而易见的。

  博爱,不只是施行慈善那么简单。行善,也要讲究方法。因为,按照道德的标准去关爱他人,应当为他谋求永久的福利,而不是让他享受一时的快乐,如果不仔细考察他需要帮助的原因就随便施舍,接受施舍的人有可能不知道节制,刚拿到财物就随便挥霍掉,那么我们所施舍的东西,对于他人又有什么帮助呢?还有些人习惯于荒废懈怠,不谋求自立,而把接受他人的施舍作为谋生的手段,如果中了他们的计谋,只能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使得他们永远都不会有自我振作的一天。关爱他们反而害了他们,这就不能不谨慎行事了。

  如此说来,博爱作为一种美德,就越发明显了。然而如果没有扩大充实它,用来发展社会事务、兴建公益事业,我们对于社会的基本义务,还是不能说没有遗憾。为什么?我们处于社会之中,就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而每一个人对于公益事业的需求,即使不一定像生病患难的人那样急等着救援,大致上他们的需要都差不多,如果只看见生病患难的人等待救援,却不顾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公益事业,难道不是只顾部分而放弃整体、得到小的失去大的吗?

  人的才能不同,职业更是有差异,集合全社会的人,却要求他们建立同一种事业,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发挥各人的才能,让他们各自去图谋公益事业,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农民、工人、商人承担生产和致富的责任;学者、官员致力于改善社会风气的目标,只要有益于社会,尽管各自从事的事业有所不同,取得的效果却是一样的。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把自己局限在自我和家庭之内,而对社会没有益处,等到人死去以后,无论是贫穷、富裕、聪明、愚笨,一切都随着生命结束了,什么都不会留下。只有建立有益于社会的功业,即便生命结束了,功业并不会一同消失。这样,才不算虚度了一生,而一生所接受的社会福利也算是没有愧对了。

  所谓公益,不一定要以眼前的功利为准。例如文学美术,其成果常常好像是无迹可寻,然而要开拓国民智慧、增长国民见识,让国民品性变得高尚,就一定要依靠这些。因此天才和精英人士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