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赶珠云龙纹高足杯_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下捡漏了。一来漏儿本来就几乎没有了,二来哪会专等着你来?

  而真正的好东西,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开门的,店主和摊主也大都不是外行,哪会轻易漏出去呢?

  漏不好捡,打眼的倒是越来越多,因为顶级高仿的水平,在科技进步、信息通达的条件之下,水涨船高,魔高一丈。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刻对于吴夺来说,还是很刺激的!

  这烛台,不是清代的,可也不算新,是民国的。

  烛台底座封了铜,却并不厚重,只有一层铜片!

  因为这底座里头,藏了一件瓷器!

  只是,这次听到的内容太少,只知道有件瓷器在里头。或许,是因为烛台本身就具有了铜和木两种材质,“外围”复杂。

  但仔细想想,这暗藏设计,其实很巧妙。

  若是密度大的木料,比如颜色沉凝的红木类,底座封铜就会显得奇怪,因为本不需要,还破坏了美感,画蛇添足。

  而阴沉木很轻,想做烛台,底座就得稳。底座封铜顺理成章,铜色和金丝还能相互映衬。

  这件瓷器,就藏在半圆形的底座里。从外面看,看不出封铜有多厚,所以瓷器增加的重量,会让人觉得是封铜导致的。但实际上呢,薄薄的铜片并没有增加多少重量。

  所以,如此煞费苦心,这里头藏的瓷器,应该差不了!

  上小电磨。

  这次夹头上放的是直径几厘米的精钢小锯片。

  吴夺沿着铜边和木料相接的地方,先试探着锯开了一道口子,随后一点点深入。

  直到缝隙里看到了棉布。

  然后就根据这个深度,围着锯了一圈。

  带着铜片的一块圆底就拿了下来。

  半圆形的内里之中,是一团白色棉布,塞的很紧。

  不过取出来也不是很费事,找出一个角捏住,一点点抻着往外扯就可以了。

  拆开棉布团,赫然露出了一只青花瓷杯!

  赶珠云龙纹高足杯。

  一龙为赶珠,二龙为戏珠。

  这条龙,姿态矫健;追在一颗火珠之后,张口欲吞;动感十足,气势非凡。

  纹饰的青花发色幽蓝凝重,釉水光泽柔和肥润。

  高足杯出现于元代,也叫马上杯,这种形制主要为了骑马喝酒用的;上半部分撇口鼓腹,下半部分是把柄式高足。

  当然,高足杯在元代以后也有烧造,虽然不是为了在马背上喝酒了,但这个形制还是很有特色的。

  这一只杯子,口径有个十一厘米左右,高度大概九厘米上下。

  吴夺没有马上贴上左手中指“鉴定”,因为棉布包裹的高足杯的杯心里,还放了一小块折叠起来的宣纸。

  打开也就巴掌大小,上面写了几列毛笔小楷:

  偶得永乐官窑青花高足杯,甚喜,乱世权且秘藏。

  看来,这就是民国年间被人秘藏,但他只说了这事儿,也不说自己是谁,现在就很难搞清楚了。

  吴夺再度拿起了这件高足杯。

  这青花钴料,应该就是苏麻离青。永乐官窑青花,的确是大量使用从波斯进口的苏麻离青的。

  杯底露胎,发黄,略粗,肯定不是高岭土,应该是麻仓土。高岭土大概是明代万历时期才开始用的,明早期的官窑,用麻仓土。

  整个高足杯上,没有发现款识,不过这不妨碍官窑的认定。官窑标准落款,就是从永乐朝才开始的,当朝有相当一部分官窑器不落款。

  鉴宝无双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