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 火器劲旅_大明地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桌上,大家照例是互相吹捧、互相恭维,陈道问起当日对倭一战的情况,也是唏嘘不已。勘舆营能够打败倭寇,靠的不仅仅是火器,还有敢于作战的勇气。明军中火器的装备数量也不少,但临战之时,由于主将和士兵缺乏胆气,火器的威力往往要大打折扣,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再先进的武器,终究是要由人去使用的。

  “改之,陈某这一次到淮安来,王尚书可是专门说了几句话,让陈某带来的。”

  酒过三巡之后,陈道对苏昊这样说道。

  苏昊连忙放下手里的筷子,恭敬地说道:“陈兄请讲,苏昊定会铭记心中。”

  陈道道:“王尚书说,你临来淮安之前,他曾交代过你,要你多多培养勘舆人才,日后兵部要调用。他让我问问你,此事你办得如何?”

  苏昊道:“请陈郎中回京转告王尚书,他老人家交代的事情,卑职一直未敢忘怀。勘舆营在淮安招收了300余名新兵,全部都接受了勘舆技术方面的训练。经过这几个月的培训和实地操作,目前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下一步只是如何再熟练一些而已。”

  “嗯,不错。”陈道点点头,接着说道:“王尚书还问,此次将勘舆营改编为营兵,又扩充了编制,你可知扩充的这些编制当如何使用?”

  “什么叫如何使用?”苏昊问道。

  陈道道:“也就是说,改之可知王尚书想让改之招什么兵,练什么兵吗?”

  “这个……恕小弟愚钝,陈兄能否给个提示?”苏昊有些回答不上了。

  他这支部队名叫勘舆营,从名称上说,扩编就意味着应当继续招募从事勘舆测绘的士兵。但整整2700人的编制,都用来招募测绘人员,一是无法找到这么多合格的人选,二来也难以进行培养。苏昊相信,王一鹗也不会头脑发热到要求他一下子培训出2000多名测绘兵的程度。再说,陈道既然这样问了,显然答案就不会这样简单了。

  陈道又点了点头,对于苏昊没有直接予以回答表示了肯定,如果苏昊照着前面的话,直接说多出来的编制全部都要招测绘人员,陈道反而要鄙视苏昊的眼光了。

  “兵部此次擢升你的官职,是因为你抗倭的战绩。战报上称,你部在抗倭之时,使用新式火器,而圣上前些日子到良乡去,也看到了你的火器作坊。兵部的意思,是想让你部加强火器使用方面的尝试,培养出一支擅用火器抗敌的劲旅,以此来作为全军的典范。”陈道郑重地说道。

  其实,明代是一个非常重视火器的时代。明军中装备的火铳、火炮、爆炸器材等名目繁多,数量也非常惊人。据考证,像戚继光等名将率领的部队中,使用火器的士兵所占的比重,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

  然而,当年的火器存在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