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94章 意外惊喜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熟悉了IS6各项性能的老兵们来说,的确不存在丝毫问题。

  开下了板车之后也因为离得更近的原因而能看的更清楚一些,坐在马拉申科身边的拉夫里年科也算是基本看清楚了这玩意儿的全貌。

  与IS6完全一致并且通用的重型坦克底盘,是拉夫里年科感觉这玩意儿看上去有些眼熟的原因。至于说为什么“感觉熟悉但却又有很大不同”,那当然是因为在IS6的车体底盘之上,架设的那个高大厚重的全新战斗室了。

  “最大的优点在于防护,这是全新的设计。德国佬的长88已经能够在常规交战距离内,正面击穿上一代老ISU152的主装甲了,光是能防住短88和黑豹75肯定是不够用的,这是新设计的前提。”

  “新的战斗室装甲厚度是160毫米,带60度倾角,在测试中使用缴获的德国佬虎王抵近到百米之内射击都无法奏效,战斗室正面主装甲带可以完全免疫长88的直瞄轰击,至少大部分区域是如此。”

  “唯一的弱点就是炮根部位,你知道的,152的炮闩实在是太大了,主装甲带不可能保护的了这么大的区域。”

  “比上一代更重的车体加上更重的战斗室,新ISU152的战斗全重不出预料地又突破了50吨大关,达到了54吨,比IS6的战斗全重甚至还要重一点。”

  “不过因为IS6的车体底盘本身就比IS2更加动力充沛,所以这新ISU152的机动性对比上一代来说不降反升。提升虽然不大,但至少能保证这玩意儿能跟得上IS6的突击速度,过去以往那种ISU152只能吊在IS6后面打掩护的情况永别了。”

  “以后只要有需要,可以让新的ISU152伴随IS6同步突击、齐头并进,掉队或者让IS6减速等ISU152的情况都不会有了。单就装备配合和诸兵种协同方面来讲,这是最大的提升,对我们的战术弹性有极大的帮助。”

  “至于其它的,和老ISU152差不多一样。”

  “作战行程上没咋变化,主炮载弹量也还是20发,还是老味道的152榴弹炮。哦,对了,他们还给这玩意儿装上了德什卡加强自卫火力,一共两挺。一挺在战斗室正面开了个射击孔,一挺在战斗室顶部可以高平两用,赶走德国佬的飞机。”

  “基本情况就这样,防护、机动、火力,我好像都讲全面了?还有啥要问的吗?副师长同志。”

  “.”

  在具体生产任务的分配上,最主要的IS6重型坦克量产工作交由科京领导下进行。毕竟科京手底下分管的生产线是最早开始转产改造的,在提升IS6产量这件事上无疑是最适合的。

  而沙什穆林经管的列宁格勒基洛夫厂这边则有些情况不同,全新重建的基洛夫厂有着新建多条生产线的现实基础,在决定生产什么重型装备这件事上的可选择性很大,完全不用考虑老生产线的改造对整体产量的影响。

  有鉴于此,第一批新型ISU152的量产工作被交由了基洛夫厂来完成,在这里新建新型ISU152的配套生产线也不会影响到现有的IS6产量,顶多就是未来的产量提升上会稍受影响,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马拉申科获得这批新ISU152是在沙什穆林这儿,而不是在科京那边就提货的直接原因。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