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念到哪供到哪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欲,不逾矩。

  通常不惑与知天命之间是更年期,这个年龄也是人生的一个总结。有的人总结的好,豁然开朗,一下子活明白了,从以前的不可爱变得可爱了;有的人总结的不好,觉着整个社会都欠他的,越活越糊涂,进而由可爱变得令人厌烦。

  很显然,王淑兰是总结的好、开始活明白的那种。

  两个人吃饭时万军说美丽谷小学开学了,过几天举行开学典礼,典礼上准备对捐赠电脑的他战友和王淑兰表示感谢,希望王淑兰能参加。

  “我就不去了,心意领了。”王淑兰说。

  “校长和老师,还有学生都有这份心意,我答应他们了,一定把你请到。”万军说。

  王淑兰不想去,捐那几台电脑完全是冲万军面子,还没上升到做慈善程度,按她想顶多算好人好事。

  既然是好人好事,从小老师就教导做好事不留名,那就不留了,也没啥可留的。

  “其实美丽谷的老百姓不富裕,地少山多,靠种地出不了啥钱。挺多人家都是男的出去打工,女的在家种地带孩子,伺候老人。

  家庭条件好的还行,孩子念完小学上初中,再上高中。条件不好的小学毕业就不念了,在家种地,再不就出去打工。

  我知道的有一家特别困难,男的干建筑折了腿,包工头还跑了,钱没拿着,只能在家养着,重活干不了,还得吃药。女的在家伺候,种点地,夏天上山挖药材,冬天到滑雪场干零活,挣点零花钱,日子苦吧苦业的。”

  万军点上根烟,王淑兰听着,等他继续。

  “他家有个丫头,十一,开学念四年级。小丫头聪明,学习好,回回考试第一。跟你说姐这孩子特懂事,懂事得都叫人心疼。

  放学回去就帮家里干活,洗衣、喂猪、收拾院子,她妈上山了就她做饭。周六周日休息上山砍柴火,挖药材,镐头都比她高,看着心难受,不是滋味------”

  “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王淑兰自言自语。

  “改变农村的贫困面貌发展经济是正确的,但教育不能落下,这是根本。说实在话,小丫头过年要继续上学都是问题,家条件在那摆着,没钱供她去乡里念书。”万军的脸有些难受。

  “有些可惜了------”

  “是,谁说不是。”万军说:“上两天我跟向总要个面子,叫小丫头他爸到工地上打更,她妈做饭,多少挣点儿。”

  “能解决不少事。”王淑兰说,心好受了点。

  “嗯------等美丽谷建起来就好了,村里人都能有活干,到月开工资。”万军说。

  “你是为百姓着想,好官。”

  万军哂笑,“没那高大。”然后正色道:“说实在的王姐,这得感谢你,要不是你向总也不会下决心投资,我代表美丽谷的全体村民敬你一杯。”

  “受之有愧。”

  王淑兰笑着把酒喝了,心热乎乎的。

  接着万军说农家乐建成后村里的家庭妇女可以去上班,形象好的当服务员,稍微差点的去厨房工作。男的种大棚,养鱼,放山,去滑雪场当工人。

  总之用人的地方很多,都可以上班。

  他和向总详细设计了一下,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在东山、西山、北山分别建十多处风格各异的民宿,以农家小院为主,主要体现关东风情和田园生活。

  另外在北山滑雪场和东山松树林之间建一个野外拓展基地,专门为团建和拓展服务,估计很多城里的公司喜欢,会提前预约。

  “这想法不错。”王淑兰表示赞同。

  “王姐,等赚到钱了,我第一件事就是建一所漂漂亮亮的小学,各种教学设备设施都整齐全,然后招大学生当老师,给城里老师一样的工资待遇,叫孩子们上得起学,接受好的教育。”

  说这话的时候万军眼里放着光,他看到了未来,我们看到了一个党员干部的自信与希望。

  王淑兰受到感染,鼓励道:“你一定能做到。”然后说:“先帮你完成一个学生的,那个小姑娘的费用我包了,她念到哪我供到哪。”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