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007的开始?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基为皇之后,柳铭淇也就轻松了几天,一大堆奏折就已经摆在了他的桌前。

  今天一大早,吃了早饭过后,柳铭淇便开始处理昨晚递过来的奏章。

  这个奏章的由来,并不是到了早上上班,大家就交作业,然后第二天再累积。

  奏章是随时都有的。

  文渊阁每天十二个时辰,随时随地都有人员在守着,就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奏章。

  特别是重要的,严重程度可以直接去打扰皇帝造人——这也是文渊阁设立在宫中的原因之一。

  皇帝还不敢说“滚”字。

  太祖皇帝有规定,最紧急程度的奏折,必须第一时间看。

  比如说在前两年的时候,倭寇从江苏忽然登陆,展开杀戮的奏折,就是在五更时分抵达,并且第一时间送到寝宫门口,叫醒景和帝的。

  如此一想的话,这也不叫什么996了,纯粹就是007啊!

  惨无人道啊!!

  好吧。

  抱怨也没意义。

  回到眼前来。

  柳铭淇拿起了摆在最上面的一份奏折。

  这是盐政大臣白恒望写来的。

  他说盐商们为了祝贺新帝登基,所以联手捐献一千万两银子。

  内阁的注释是刘仁怀写的,一千万两银子的银票已经到了。

  刘仁怀没有问这笔钱的归宿,但拿奏章过来,就是让皇帝做决断。

  “归为户部所用。”

  柳铭淇顺手就用红色朱砂笔写下了批复。

  倒不是他大方,而是盐商的钱可不好收,拿了之后,他以后怎么对盐商下手,从盐引制,改为票盐制?

  之前景和帝不愿意去触碰得太深,所以没有实行柳铭淇的建议。

  现在正好。

  等到柳铭淇忙过了手里的事情,掌控好了朝廷内外,就可以对他们下手了。

  谷/span实在不行,等到打下了青海湖之后,一切的盐商在朝廷面前都是渣渣!

  想了想,柳铭淇又在奏章上加了另一句话。

  “盐政大臣白恒望,今年不许回京述职,搞好盐务,就是对朕最大的交代。”

  白恒望这个人能力还是有,但就是太圆滑了,没有沉下心来做事情。

  以前他是景和帝的潜邸之臣,又能随时供应皇帝金钱,所以还能稳如泰山。

  如今柳铭淇登基,他已经没有了靠山,正好再敲打他一下,想来会有不错的效果。

  ……

  第二个奏章来自于彭州府知府司马北。

  司马北希望朝廷能再提供一万头牛,租赁给老百姓们,然后让他们能产出更多的粮食来。

  而这种租赁的方式很新颖,同样和他们买地一样,按照市场价格分成十年来支付,十年利息是五成。

  这个利息乍一看很高,但如果你放在十年来说,就很良心了。

  在前世柳铭淇已经工作的朋友,能拿到的首套房最好贷款利率,便是五点几。

  古代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之前让老百姓们借钱在彭州府购买土地,都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