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三章 赚钱太多也害怕【第二更!求订阅!】_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财产?”

  他这一次也不再固执了。

  裕王明白,这笔钱实在是太烫人了。

  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累计下来了上千万两银子。

  随着以后生意越来越大,每年都会入账至少上千万两银子,十年就是一亿两!

  这是什么概念?

  只要你没有背着宗室的这身皮,任何一个皇帝和官员,都无法无视你的存在。

  他们时时刻刻都提防着你,想要把你的资产减少,收纳到户部库房里面。

  那些盐商不就是这样的吗?

  每一个朝代,有事情第一个被开刀的不是他们吗?

  盐商的生活犹如烈火浇油,虽然旺盛,却难得有善终的。

  连盐商们都如此了,一个比所以盐商们加起来还要富裕的人,该会是怎样的下场?

  宗室的皮恐怕都不怎么管用啊!

  那样就算是丞相、六部尚书们,也会琢磨着打秋风之类的。

  诺大个朝廷,就算把金山银山搬给他们,也不会够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现在就开始商量好了怎么应对,总比以后忽然遇到时再想办法要好得多。

  柳铭淇点点头。

  你不说古代的沈万三是什么样的下场,更严重的汉代初期的那些富豪们,只要你成为豪强,马上就会把你迁移到关中去,离开你的老巢,自然就没有了根基,从而慢慢的衰弱了。

  这也是为什么汉初发展得那么顺利的原因。

  现代不也一样吗?

  马粑粑和小马哥,还有国民粑粑,这些人不就是因为站在了风口浪尖,所以每一件事情都会被人抓出来放大观察吗?

  一旦有了什么事情,立刻板子就会落到他们的身上。

  为富而不仁。

  这是我们这个华夏族群铭刻在基因里面的信念。

  以前柳铭淇是没有机会成为上层社会的人,所以并不关心这个。

  现在落在了他身上,他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

  那么需要怎么才能规避这种弊端呢?

  其实也不难。

  永远的和一群有实力的人站在一起,成为一个难以撼动的利益集团,那么就不会被毁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文人士子。

  只要是通过读圣贤书出身的,那么都算得上是一个群体。

  哪一个朝代把这个群体给全部灭了?

  就连刘邦、朱重八这样最讨厌读书人的人,不都也最后妥协,不得不用他们来治理国家吗?

  朱重八玩得更离谱。

  有段时间刑部里面五成以上的官员全都是上堂之前脱掉枷锁,审案完毕后自己又给自己套上枷锁——犯人审犯人,你听说过吗?

  当然了。

  柳铭淇不能归类到文人士子里面去,虽然他是圣人,可没有真正经过好几代的稳固,这种护身符在最危急的时候并不能保住家产。

  想要真正成为万人之师,还需要有更多的表现。

  一篇《劝学》可以奠定他的比格,可以保证他不会受到重大的压迫。

  但是就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