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 普遍现象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上你看书网

  官路无疆-968普遍现象

  这所希望小学是一个凄苦爱情故事的延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阳大鹏南下打工,与玉阳县一位老乡相识相爱。女朋友曾是该玉阳县一个叫大坪村的一位小学教师,她对阳大鹏说,好想挣钱后在家乡办一所希望小学。不幸的是,女朋友不久死于一场车祸。阳大鹏悲痛之余,牢记住了女朋友未了之心愿。

  原来的大坪小学是几间摇摇欲坠的危房。1997年,村里决定将学校推了重建,苦于无资金,便在全村集资:每个劳动力出250元。这令许多贫困山民叫苦不迭。阳大鹏得知此事,专程回到家乡将打工7年的所得万元全部捐献出来,建了这所“大鹏希望小学”,他还做了名誉校长。这在玉阳县还有历史记载,教育局编写的一本书中,声称该校是“全国由农民个人捐资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然而,这所小学仅用两年就废弃了,原因是“生源减少,优化配置”。该村的20多个学生都到两公里之外的另一小学读书去了。

  学校的废弃,没有任何人对阳大鹏作过一句解释。调查组问团县委,工作人员说不知此事。

  站在荒芜的学校前,曾家辉的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他能理解捐资人的感受。

  从大鹏希望小学出来,曾家辉又带着一行人去了附近的猫儿冲村希望小学。这一所希望小学建设的年限更久一些,不过目前这所希望小学是用来种庄稼、养猪的。“猫儿冲村希望小学”是玉阳县第一所希望小学,但也仅用了五年时间就被废弃了,新世纪更替的那一年,被当地村民以1万元买下。现在呈现给调查组的是占地3亩的学校操场被用来种玉米、土豆,学校厨房则用来养猪、养鸡,教室、教工宿舍用来住家和堆放杂物。学校里的一石碑上还刻有“捐资助学功德无量”的字样。

  当地村支书说,“这原来是一所完全小学,原有周围7个村300多名小学生在此读书,到2000年只有70余名学生,于是撤并到附近的民族小学去了。”

  “你们心痛么?”

  曾家辉问道。

  村支书难过的道:“当然。但我们同时也理解,一所完全小学只有几十个学生,要让上面按照完全小学的规模配备师资、设备进行教学,也会是另一种资源浪费。”

  一个村支书能理解到这个层面,曾家辉不管信不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村支书一定受到过教育部门撤并后的思想政治教育。

  “附近村子也有类似情况么?”

  “有的。”

  在村支书的介绍中,附近一个叫山坳村的希望小学也遭遇同样的命运。都是因为生源减少,由原来的两三百名学生,减少到后来的三十人左右,不得已只能撤并。

  这种撤并,不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