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盛夏天府醉成都 第七十六篇_踏歌长安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府之国,成都城。

  李白一行人酒饱饭足以后,便开始起身寻找宗府的路程,这成都城的川蜀文化极具特色,历来传言蜀道天府盛产野山椒,让爽酸麻辣的川味让人荡气回肠,流连忘返。

  成都,蜀锦之都,锦绣绸缎产量占据大唐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蜀地饲养蚕的农户是整个大唐的聚集地,蚕宝宝光每年吃的桑叶都是其它地方的几倍,结成的白嫩蚕丝是大唐顶级的上品质量,所以,在大唐的进贡品中,不泛少有蜀道的绸缎锦布,蚕一年一吐丝,凝聚百般精血。

  冰蚕吐丝结,三年树桑叶。

  每年蚕丝做成的锦绣绸缎是蜀川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川剧,是蜀地富有的特色,而川剧脸谱,居然能在一刹那换百般模样,黑白红蓝黄,戏剧演唱时,来往观赏的观众总是数不胜数,许多从各地慕名而来的人们,就是为了欣赏这特色腔调的川剧。

  这戏里唱的是剧,剧里演绎的却是人生。

  杜甫一路上走走停停,欣赏这盛夏繁荣的成都城,胜有意味,天府之国成都的风景美不胜收,尽是画词笔墨之秀丽山河。

  随后李白轻侧回头,微笑对长发男子讲道:“杜甫老弟,快点,等会你可以欣赏个够呢。”

  “诶,白兄,这次我们陪你前来成都城,可是为了寻找宗府那位千金买壁的姑娘,你这样说,我可要好好痛快的玩一番了。”杜甫幽幽叹息抱怨应道。

  “哈,行,找到了你可要好好玩一把。”李白安静答道。

  “两位兄弟消停一些,我去将马驹牵过来,成都城中心众多府邸,一路打听宗府的消息想必还是很快的。”高适平和说道,作为两人的润滑剂还是很费脑筋的,游刃有余而不失细腻。

  “好的,高兄快去快回哈!”杜甫调皮招手喊道。

  随后李白耸了耸肩,无奈苦笑了一下,对蓝布衣男子悄悄说道:“高兄,我的小白芷还是我来牵吧,你把杜甫老弟那头笨驴子牵来便可。”

  “如此也好。”高适轻松应道。

  “白兄你这样说就不厚道了。”杜甫在远处听后,长叹道。

  “哪有,杜甫老弟你可别诬陷我……”李白莞尔一笑答复道。

  “是吗?白兄此言,怕是颠倒黑白了吧。”杜甫长发幽幽飘动,腰间所佩戴的大和田温玉,加上水墨丹青白衫,颇有风趣回道。

  河边杨柳依依,格外安静在这天府之都,有一丝盛夏微甜的意味,蝉鸣的不是聒噪,而是悦人心耳入睡的曲子。

  “黑白在我这里的不存在的,如果说,善的对应面是恶,哪又有什么关系呢!行事只有自己清楚。”李白听后,随和安静讲述道。

  一袭白衣在这江湖间游荡,红陵带酒壶在阳光下显得耀眼,俊美俏冷的脸庞如剑锋一般耐看,白雪清澈的眼眸犹如星河一样温暖。

  “没想到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