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二三一 信谁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者众多?自古以来,草原的修行者又何曾多到哪里去?人头分辨不出修为,就可以随意说?”

  面色铁冷的皇帝,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北胡军要是这么强,没有见过血的雁门军,怎么能在攻防战中赢下此战?

  “一群沙场新卒,在被对方占尽地利的情况下,都能战胜对方,还说对方强得离谱......真当朕不知兵事?

  “赵宁,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郎,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左右战局?大都督啊大都督,为了让自家杰出子弟平步青云,你是连老脸都不要了吗?

  “把这么多军功堆在他身上,他承受得起吗?真当雁门军是你家的?真当军功可以随你们杜撰?

  “为了突显雁门军跟赵氏的重要性,让赵氏一门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就渲染北胡威胁,渲染草原军队强盛,这岂是臣子所为?!”

  这些念头在皇帝脑海中一闪而过,让他眼中的怒火好似要点燃燕平城。

  但他很快平复了心境。

  因为他今天叫了臣子过来议事。

  平日,能到风雪亭来就只有皇帝,敬新磨也只能呆在亭子外伺候,自从宋治即位,这里就只出现过两个臣子。

  现在,其中一个臣子到了。

  来的是宰相徐明朗。

  见礼后,皇帝让宰相进亭,两人在亭中对坐,前者将手里的两份折子,递给了徐明朗。

  递过去的,是天元部跟契丹部请罪的折子。

  既然是国书,理应通过鸿胪寺、中书省递交,先经宰相的手,而后才会到皇帝手里。

  但这是徐明朗第一次见到这两份折子。

  如果是一年前,皇帝这种破坏现存权力架构的行为,必然会引发徐明朗的不满与抵触。

  但是而今,刚刚经受宦海最大挫折与打击,重新确立皇帝信任的宰相,明显已经没有勇气触犯龙颜。

  看完折子,徐明朗没有向之前一样,遇到任何国事,都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不管皇帝什么意思,就毫无顾忌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询问皇帝的意思:

  “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道:“契丹部愿意承认所有战争责任,契丹可汗会亲率王族、大臣,前来燕平城谢罪,宰相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徐明朗点点头,“契丹部已经害怕至极,只要契丹部不被大齐灭亡,契丹可汗等人可以奋不顾身。”

  皇帝道:“契丹部在没有经过大齐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对达旦部出兵,并且在凤鸣山阻击雁门军,造成雁门军四万将士伤亡,其罪的确难恕。”

  徐明朗观察着皇帝的脸色,揣度着皇帝的心意,顺着皇帝的意思道:

  “但契丹部的认罪态度,已经足够虔诚,可汗亲自带着王族过来谢罪,这是史书上绝无仅有的事。

  “大齐是礼仪之邦,仁义治天下,对待外族也该恩威并施,不好煎迫过甚。

  “如今,凤鸣山一战,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