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三十三章 掌掌眼_相声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酒菜上的很快,都是南京当地的一些特色菜,还有一些特色小吃,人家外地人来了,就得拿当地特色招呼,人家来不就为了吃一新鲜么。

  何向东是从北京来的,你再还给上两只北京烤鸭?这不就瞎胡闹么,人家在北京就能吃啊,何必来南京呢。

  北京的烤鸭非常有名,南京也是一座吃鸭的城市,鸭子的各种做法都有,做的最多的就是盐水鸭,烤鸭反而吃的少一点。

  盐水鸭更能代表这座城市的风味,六朝古都,江南水乡的温润,丰腴,还带着一丝高冷艳丽。

  这就是南京。

  酒桌上也是推杯换盏,何向东是不喝酒的,傅盛也知道,他就自己跟他的副总喝,何向东就喝一点白水就好了。

  今天这个饭局有点怪异,何向东倒是也没多说什么,就等着他们自己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

  傅盛是做文化公司的,跟环天传媒的业务有一定的重合,他们也接一点商演或者见面会之类的演出,向文社这一次的南京商演,南京当地的协办方就是他们公司,这也是何向东指定的。

  他们除了做这类演出,自己还有剧场,他们的剧场比较杂,是个茶馆,这个茶馆也是傅盛自己开的,里面主营业务是卖茶,还有承接一些商务会谈。

  老茶馆里面,也有说书的,也有说相声的,也有其他的一些曲艺,没有常驻的,串场的居多。

  傅盛也会在这个茶馆里面说书,每周两次。

  傅盛是把产业做开了,他铺的面很广,他就算做剧场不挣钱,但是他其他生意是挣钱的,能支持他把剧场做下去。

  何向东的路子就窄一点了,他就是靠着向文社挣钱,靠向文社卖门票,做商演,从这里面赚钱,他是没有其他生意的。

  当然,做电视节目,他也是有钱拿的。

  何向东也有想把向文社产业链做大的想法,这也是为了提高收入和降低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也是懂的。

  等今年的全国巡演结束,向文社在北京的第三家分社也可以建立起来了,同时他也可以着手准备一下拓展产业链了。

  酒桌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何向东也向傅盛请教了不少做生意的事情,傅盛也是不吝传授,副总老吴也时不时插上几句话,大家相谈甚欢。

  吴家宝小朋友也很乖,一直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吃饭,不吵不闹,也不多说话,就是时不时抬头看看,他明亮的眼睛一直在盯着何向东看。

  再过半晌,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

  傅盛让服务员撤了酒席,换上瓜果点心和茶水,他问何向东:“向文社是有一个相声研习社的是吧?”

  何向东点头道:“是有一个的。”

  傅盛又问:“这里面培训出来的学员都是拜你为师的吗?”

  何向东回道:“那倒也不是,我们的研习社跟富连成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