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武臣称王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武臣听从了张耳、陈余的劝告,自立为赵王。

  随后,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做了左丞相。

  张耳、陈余的初步设想,实现了。

  此次武臣称王,完全是张耳、陈余策划,推波助澜而成。

  这样的结果,实际上,在张、陈二人离开陈县时,就已经在二人心中,有了蓝图。

  张耳、陈余在为陈王献计受阻后,见其贪图眼前的尺寸富贵,坚持要在陈县称王,二人已料定其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萌生了退意。

  后来,陈王又枉杀了葛婴,显露了陈王脖子下的逆鳞,二人觉得陈县已不宜久留。

  但到哪里去?举目一望,四海之内,竟无人可投,无枝可依。

  商量来商量去,二人决定先鼓动陈王分兵攻赵,到二人熟悉的赵地去施展一番拳脚。

  所以,张耳就给陈余出了劝陈王攻赵地的主意。

  表面上是帮陈王扩大地盘,陈余也确实对燕赵地理山川较为熟悉。

  实际上,二人已经对另立赵王,早就做了谋划。

  陈王的口号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么?既然陈胜,一个佣耕之徒可以举旗称王,那其他人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只是,张、陈二人手里无兵无权,所以,借助伐赵,协助武臣称王,就成了二人的不二之选。

  说到这里,有读者君会问,这张耳、陈余,到底什么来头,此后竟能在秦末汉初,折腾得燕赵之地人仰马翻。

  这两个人实在是奇人,不仅有忘年之谊,更是断头之交。

  张耳,是魏国大梁人。年轻的时候,曾是魏公子无忌(也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的门客。

  后来,张耳因触犯了魏国法律,被列入黑名单,消除本地名籍,只好逃亡,来到外黄县。

  外黄县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十分美丽,也算是古代的白富美,却嫁了一个愚蠢迟钝的丈夫。

  这女人不认命,选择离家出走,投奔到她父亲原来的手下家里。

  她父亲的手下和张耳很熟,于是就对东家的女儿说:

  “既然你不喜欢家里包办的婚姻,我倒是认识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如果你感兴趣,不妨见一下。”

  那美女与张耳相见,一见钟情,话又投机,很快就热乎上了。

  于是,美女回去与同她丈夫退了婚,改嫁给了张耳。

  穷小子张耳,陡然从困窘中摆脱出来,结婚以后,饱读儒家经典,广泛交游,声望渐渐起来了。

  女家很有钱,给张耳提供丰厚的资助,供他挥霍,许多士子千里慕名而来,成为他的门客。

  后来,张耳受聘,在魏国外黄县做了县令。他的名声从此更加大起来,来这里投奔的人越来越多。

  其中有两个人,对张耳的影响最大。

  一个是沛县的刘季,对,就是还是普通平民百姓时的汉高祖刘邦,一个是魏国大梁人陈余。

  刘邦咱们留在后面重点介绍,先说这陈余。

  陈余也爱好儒家学说,和张耳一样,也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也同张耳年轻时一样,就是穷。

  可贫穷,从来都挡不住星星的光芒、

  陈余在赵国游学的时候,在苦陉,被一位很有钱的财主公乘氏看上了。结果也是一样,公乘氏认为陈余前途不可限量,就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嫁给他。

  事实证明,娶个有钱人家的漂亮女儿,有个富裕的老丈人,有多重要。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