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韩信义释李左车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震天下。”

  “大将军这样的威名,足以使百姓放下农具,争先入伍参军,听从大将军的号令,这是将军的长处,可以说是一时无两了。”

  “然而,天下不全都是靠武力夺取的。现如今,您的将士不足,连续征战又很疲惫,实际情形是难以持续用兵的。”

  韩信听到这儿,不由得点了点头。

  李左车继续说道:“以我所知,大将军现在面临三大困难。”

  韩信道:“请说说看。”

  李左车道:“第一,兵源问题。大将军在破魏、代后,精兵尽数被抽走,不得不驱市人而战,您需要时间来补充兵马,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争。”

  “第二,项王的威胁。若此时楚军派遣奇兵对赵地进击,您必须双线作战,恐怕力不从心。”

  “第三,正因为攻下魏、代、赵的时间太短,速度太快,所以大将军的军队需要时间进行修整。”

  “如果大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卒,一旦在燕国坚守的城池下受阻,势必会拖得很久,力量耗尽而不能攻克,实情暴露,而弱燕不肯降服,齐国也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

  “如果燕、齐相持不下,那么汉王和项王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到那时,大将军将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韩信深以为然,问道:“广武君所言甚是,今日究用何策呢?”

  李左车不客气地说道:

  “我认为‘北攻燕、东伐齐’的计策是失举之策。”

  “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牛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

  “而后,派遣辩士去游说燕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显示在燕国而前。燕王顾及到魏、代、赵的命运,一定不敢不听从您。”

  “燕国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说服齐,齐势必从风而服,即使有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

  “如果这样的话,天下的大事就好办了。用兵之道,本来就有先声夺人,再动实际的策略。大将军您觉得呢?”

  韩信听毕,不觉起立鼓掌,大声赞道:“妙计,妙计,广武君说得太好了。”

  随即,厚待李左车,留居幕中(注1)。

  于是韩信按照李左车的建议制定了新的说燕谋齐策略。

  特派一个说客,持书赴燕。

  燕王臧荼,果然如李左车所说,同意降汉,并复书报韩信。

  韩信得到燕王的降书,立即派人报知汉王,且请加封张耳为赵王,镇抚赵国。

  汉王闻燕赵皆平,当然心喜,因即依了韩信的提议,封张耳为赵王(注2),定都邯郸。

  另命信引兵击齐。

  注1: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为韩信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助其收复燕、齐之地。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名言,他还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后来,刘邦为了遏制韩信,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让他辅佐太子。李左车便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教刘盈操练兵马,这座山被命名为广武山。韩信被杀之后,李左车辞官隐居,扶危济困,广施恩德。

  注2:张耳,曾祖为秦国丞相、纵横家张仪,早年与刘邦交好,张耳被立为赵王后,于汉五年(前202年)七月去世,谥号景王。其子张敖即位为赵王。后刘邦在剪除异姓王时,被废掉王位。

  【作者题外话】:PS:推荐一本作者正在追更的都市生活情感小说《845069+缘定大疆》作者关塞烟霞。都市类网文的一股清流,被好多大大推荐!PS:推荐一本传统玄幻的爽文,《847643+神霄仙宗》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作者的脑洞写不到的!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