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广宗故人今犹在!_风起黄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岸,船上年轻的艄公都上了岸,恭敬的对着杨皓轩行礼:“见过杨大人!”

  看着一张张眼熟的笑脸,杨皓轩也觉得十分亲切,这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

  荀彧若有所思的看着满脸笑意的杨皓轩,他觉得杨皓轩此时的笑才是发自内心的笑,而不是在洛阳城中带着的那一副厚厚的伪装。

  荀彧第一次觉得自己看不透一个人,他不知道一个年少得志,能在朝堂上呵斥公卿的少年为什么可以和一个出身卑贱的老人聊的这么开心。

  “荀大人,上船了!”宋夏站在一艘船上朝着荀彧招手喊到。

  “哦,好!我马上就来!”荀彧快步走上了船。

  老洪头果真亲手送杨皓轩过了河,只是这次的船不是那么稳了,速度也没有那么快了。

  所以人都过了河,亲卫们把船上的马都牵了下来,杨皓轩拱手对艄公们感谢了一番,带着亲卫们继续奔向了广宗城。

  老洪头看着杨皓轩离开的背影,微微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送杨县令过河了啊!

  荀彧骑马跟着杨皓轩沿着官路赶往广宗城,路边一片片的都是良田,分布着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房屋中不时的冒出一阵阵袅袅炊烟。

  还不断的有一辆辆装满货物的马车从身边路过,荀彧不禁怀疑,这还是自己听说过那个十分贫瘠的广宗吗?

  今天轮到了毕军带领白袍军的二营值守城防,毕军百无寂寥的盯着城外边的官道,数着前来运货的马车。

  精盐的销售规矩没有变,还是两石青盐加上三贯铜钱,所以外来的商人们需要运送着青盐进入广宗,再换成精盐运出去,不用自己去采购青盐,这大大节约了精盐的制作成本。

  “第三十九辆!”毕军无聊的说出了一个数。

  突然远处激起了一阵尘土,十几个武器精良的骑兵呼啸而来,毕军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领头的那个身穿白袍的少年他怎么可能不认识!

  大人回来了,后面是王统领,还有张忠,宋夏那两个小子。

  毕军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神色,连忙对身边的下属吩咐到:“快去通知审县令,张县丞他们!大人回来了!哈哈!大人回来了!”

  “喏!”士兵一路狂奔的跑向了县令府。

  毕军则是很快的跑下了城楼,站在城门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心中忐忑的等在了那里。

  不多时,杨皓轩带人骑马进入了城门。

  “毕军见过大人!”毕军恭敬的朝着杨皓轩行礼。

  “吁~”杨皓轩一拉缰绳停了下来。

  “哈哈哈,今天是你小子轮值嘛!”

  杨皓轩对毕军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个面相老实的青年,小心思可不少,张忠就在他的手上吃过大亏。

  “回大人,今日是我们二营驻守城防,大人您这么久不回来,兄弟们都非常想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