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2章 尴尬时刻_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贵宾休息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格莱美学院老学究的领导们一个个表情诡异,当听到最佳摇滚专辑奖颁发给荣耀至死的“沐浴晨光”时,他们第一个反应是纷纷诧异惊讶地看向了彼此,但下一秒,又都好像见鬼了似的避开了自己的视线,低下头或者看向别处,努力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像格莱美奥斯卡这样的颁奖典礼之所以权威,就是因为成员众多专业性强匿名投票,避免了像欧洲三大电影节那样少数评委喜好决定奖项走势的局面。而且,除了具有法律效应的计票员之外,在得奖名单信封被拆开之前,没有人能够知道结果,包括学院的顶尖领导。这才是保证颁奖典礼权威性的重要因素。

  但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说学院老学究派不喜欢这个作品,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得奖。这就是所谓的舆论效果了。简单地以“沐浴晨光”为例,如果说学院老学究那一群人之中,有资历有权威有威望有人脉的小部分人对这张专辑不喜欢,或者认为这张专辑并不符合今年格莱美的审美标准,那么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撰写专栏时在日常交流时在重要社交场合对话时,自己的观点就会表达出来,继而影响到其他人。

  他们就是消息传播过程中“舆论领袖”的作用。

  随后,这些言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散播开来,就好像新闻媒体可以掌控普通民众思想走向一样,学院成员也会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毕竟这些观点都是“权威而专业的”。

  所以说,学院的审美观点是有一定走势规律的,这也使得格莱美奥斯卡的提名名单和得奖者都是有迹可循的,每年也都会出现大量预测名单——而且资深专业人士预测成功率都不低。这也是人们提起格莱美或者奥斯卡审美标准时,一律使用“学院”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阐述。

  那么,冷门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是舆论所没有办法兼顾到的部分了。就好像美国希望国内人民支持他们攻打伊拉克阿富汗,美名其曰“反恐”,主流声音是如此,但反对声音依旧遮掩不住。就是这个道理。

  在学院主流观点传播过程中,在某些消息源的转化处理过程中,势必会发生偏差,最为重要的是,学院评委都是“人”,既然是人,每个人就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不见得每一次都会人云亦云。所以,当出现偏差评委人数超过一定限额之后,冷门就出现了。

  这也是“学院公关”的核心价值,大名鼎鼎的韦恩斯坦兄弟就是利用这种偏差,然后依靠自己强大的人脉精准的公关手段,摸准评委心理揣测评委喜好,集中力量攻克特定群体评委,最终实现韦恩斯坦兄弟一次又一次的奥斯卡冷门神话。

  显然,荣耀至死获得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