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9章 高冷影展_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当人们提起欧洲三大电影节时,总是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误解,“哦,戛纳,热情洋溢的戛纳;威尼斯,水城之上的狂欢节,乔治-克鲁尼每年都一定会抵达;柏林?呃……好像很冷清的模样。w”

  这的确是一种误解,某种程度来说,却也是事实。

  戛纳电影节对世界电影敞开了胸怀,特别是对好莱坞电影大力支持,在历史上,获得金棕榈次数最多的就是美国,十八次,远远高于以十二次得奖记录排名次席的意大利。这也使得戛纳电影节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关注,出色的市场营销让他们轻而易举就可以成为每年盛夏的狂欢。

  威尼斯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每年都在试图改革,早年依靠意大利出色的文艺电影市场,权威性和专业性也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是伴随着意大利电影的没落,威尼斯的关注度也有所下降,不过华语电影在威尼斯一向倍受欢迎,特别是李。安导演先后依靠“断背山”和“色-戒”前后两次问鼎最高奖项金狮奖,更是让其在亚洲范围内十分有影响力。

  相对而言,柏林电影节一直固执高傲地坚持着自己的专业路线,曲高和寡的得奖名单不说,由于柏林一直立志于鼓励有思想有抱负的新生代导演,而且他们对于政治社会战争等黑暗严肃性的题材格外热衷,这导致了就连参展影片都十分冷僻,关注度自然不高。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扶植新生代导演——特别是德国本土电影产业的道路上,柏林电影节是做得最为出色的;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商业元素也缺乏,再加上每年都是在寒冬举行,柏林电影节也就给人留下了冷清的印象。

  特别是在威尼斯被多伦多电影节抢走风采柏林被奥斯卡排挤之后,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戛纳电影节在三大电影节里的声势越来越壮大。

  但事实上,中。国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战绩最差的恰恰是戛纳,仅仅依靠“霸王别姬”登顶了一次而已——而且还是和“钢琴别恋”并列;华语电影表现最为出色的则是威尼斯,前后一共六次问鼎最高奖项,如果包括由华人导演执导的“断背山”,次数还可以再增加一次。

  华语电影在柏林电影节先后四次登顶金熊奖,“红高粱”“香魂女”“喜宴”“图雅的婚事”和“白日焰火”都得到了这一荣誉的认可——其中“香魂女”和“喜宴”是第四十三届并列获奖。可以说,比起好莱坞倾向十分明显的戛纳来说,柏林电影节对华语电影的支持力度也是不可小觑的。

  就雨果而言,他对柏林电影节一直颇为欣赏,因为从这里走出来的金熊奖获得者总是能够让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电影,比如伊朗电影“一次别离(a。separat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