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65章 1765 跻身制作_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好莱坞,制作人无疑是整个项目最具话语权之人,当电影进入制作环节时,即使是巴里-梅耶、凯文-彭斯、马克-坎顿这些大佬,都不会轻易对电影进行指手画脚,而是交给制作人全权负责。制作人不仅仅是维系制作公司和剧组的纽带,同时也是拥有整个剧组生杀大权的人物,他掌握着剧组的经济命脉以及制作走向。

  如果遇到糟糕的制作人,干涉作品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重点还是门外汉不懂装懂,那么这就是一场灾难,轻易毁掉一亿美元的投资也不是什么奇事。“未来水世界”显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这也是许多顶尖导演都会肩负起自己作品制作人职责的原因,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乔治-卢卡斯等等,他们的作品一般都是由自己担任制作人的。当然,确保质量和创作自由是一方面原因,制作人可以参与分红,则是另外一方面原因。

  在一个剧组,有资格参与利润分红的包括了导演、编剧、制作人这三个部分,还有顶尖演员,比如雨果。不过,雨果的分红显然是没有办法和导演、制作人抗衡的,他们拿的才是大头。像史蒂文、詹姆斯、乔治他们这样的情况,他们可以作为导演拿一部分分红,然后再作为制作人拿一部分分红,所以分红往往会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

  在二十年后的好莱坞,顶尖演员担任自己作品的制作人,对作品质量进行把控,并且参与分红,屡见不鲜。最主要也是因为好莱坞在两千万俱乐部诞生之后,提出了一个理论,演员拿着超高片酬,他们也必须相对应承当起更多风险。所以,后来其实不少顶尖演员都担任起自己作品的制作人,用分红的方式来分担作品的风险当然,作品成功之后,收益也是翻倍的,远远比单纯拿两千万美元片酬要多得多。

  汤姆-克鲁斯自“碟中谍2”之后,几乎在自己每部主演作品里都担任制作人,兢兢业业地将自己事业的所有风险都扛在肩上;布拉德-皮特联名制作的“为奴十二年”、“塞尔玛游行(色lma)”、“狂怒(fury)”、“点球成金(摸neyball)”等作品,不断冲击奥斯卡,取得了十分不俗的成绩;娜塔莉-波特曼成为自己作品制作人之后,对于作品质量要求严格,屡屡与合作演员、合作导演爆发矛盾,甚至导致了临时更换演员、编剧临时重新撰写剧本、与导演争执不下拍摄进度搁浅等负面结果。

  甚至可以说,顶尖演员担任起制片人,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转型。

  但是,在1996年的当下,却很少有演员愿意如此做。因为制作人往往意味着和制片公司、剧组打交道,更意味着巨大的票房风险。同样也很少有电影公司愿意如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