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攀高峰 803 未知因素_巨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雨果和乐队成员一直都在忙碌音乐的事,一方面是为了即将拉开帷幕的巡演练习,做准备;一方面则是在录制新专辑,虽然“几近成名”发行还未满半年,但由于乐队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又有全新的曲目,而且乐队在这一次巡演之中也打算表演一些新歌,所以百代唱片也就开始筹备第二张专辑的事宜了。’。ba。anger)”的宣传都没有参加,而媒体不断炒作的巅峰对决,乐队成员也都不在意所以人们才说,历史往往都是在不经意之中创造的。

  等听约瑟夫说起的时候,雨果才猛地愣住了,他怎么会忘记了这件事呢,“低俗”当年就是在戛纳电影节上一举获得了金棕榈奖扬名全球的,同时也让昆汀ˉ塔伦蒂诺一夜之间成为了新生代演员之中的佼佼者。

  虽然说这一次情况有变,男主角变成了雨果,而且男女主角之间的争执似乎也影响到了电影的宣传策略,不知道“低俗”还能否按照原定轨迹拿奖,这也是雨果最为好奇的一个悬念。

  在戛纳电影节,由于评审制度的原因,每一年金棕榈奖的走势都让人捉摸不透。

  戛纳电影节的评选过程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十名以内的少数评委组成评委会,在一位评委会主席的带领下,进行评选。而评委的组成更是五花八门,纵观戛纳六十六年的历史:文人音乐人电影人哲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全部都曾经在这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每年格调迥异的评委会,直接导致了金棕榈的审美十分跳跃,完全没有统一性和连贯性可言。其中,评委会主席的权力更是可以用“一手遮天”来形容,当某些特立独行的主席挂帅打印时,投其所好的作品,往往有九成以上的胜算取得胜利,难怪媒体都谴责戛纳电影节炒作的噱头掩盖了艺术的光芒。

  以2004年为例,彼时已经功成名就的昆汀ˉ塔伦蒂诺领军的评委会,将金棕榈颁发给了纪录片“华氏九一一11)”,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所以,评委会的个人喜爱往往就决定了一届电影节的走向,如果说2014年时已经步入八十门槛的奥斯卡是年届耄耋的老人,其六千名评委的审美思路意识形态依稀都可以辨别出一个方向;那么1946年才问世的戛纳电影节就是一个变化无常的更年期绝望主妇,每年的评委不同,审美自然就不同,甚至就连一个方向都无法摸清。

  更重要的是,在戛纳电影节上,当地媒体一致追捧的情况出现,这就意味着灾难的开始,因为逆反心理超强的评委必定会让这部作品颗粒无收。2004年是王。家。卫的“2046”,2005年是大卫ˉ柯南伯格的“暴力史(a。。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