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三章 去煞池,妥了_乾龙战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远。再回过头来,练习这些最基本的入门功夫,就好比一个人写字多年,再转回去临摹蒙童用的描红本一样。并不是不能再学了,而是花费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去一点一点的改正那些小毛病与习惯。

  沈云仔细思量后,觉得自己对阵道的兴趣主要在于“用”。这个“用”包括识阵、布阵,还有破阵。而这些运用方面的基本功,并不涉及准字诀、稳字诀等,他都掌握得不错,可以说不下于高阶阵修。

  再者,他也无意于成为一个真正的阵修。

  所以,没有必要花大把大把的时间与精力去改正准字诀、稳字诀等基本功。

  这会儿,他才知道,自己以上认识是何其的片面与短视。

  归根到底,他不是真的阵修,对于阵道的理解与认识还是不够深刻。

  话说回来。沈云意识到这回是碰到自己的痛脚了。

  怎么办?

  他反复练了几次后,还是对自己的准字诀与稳字诀没有什么信心。

  看来只能另想办法了。

  琢磨了许久,还真被他想出来一个笨办法。即,先精准的标记出养阴池与去煞池的正中间位置,然后,将道力抽凝成四根只比头发丝粗一些的细丝,从东、南、西、北等四个方向系住阵盘,平放在标记位置上——他的准字诀准头不好,稳字诀也做不到四平八稳。但是他的道力控制可以说是能做到细致入微啊。

  用这个办法,他先后试验了三次,果然做到了既准又稳,不让准字诀与稳字诀。

  深吸一口气,沈云劈出四根一样粗细的道力细丝,开始布设阵盘。

  两息之后,阵盘稳稳当当的被平放在事先标好的小方框里。

  最关键的一步,成!

  最后,在阵盘的四角位上,紧挨着阵盘的边缘,各插上一面三角阵旗。

  在阵盘的正中端有一个半指长的小槽,恰好能放入一块中品灵石。

  沈云隔空将一枚中品灵石弹入小槽里。

  只见一道亮白色的灵光自其中迸射出来,瞬间吞没掉了整块中品灵石。

  待灵光一闪而逝,圆型的阵盘,以及紧挨着它的那四面三角阵旗,还有,事先用笔墨标记出来的小圆圈,统统消失了。那一处立着一个沈云的拳头那么宽,有三尺来高,通体亮白的圆环。

  沈云按照魏清尘所写,在圆环两边各挖一条一尺宽,与两边的池子等深的小土沟。

  刚挖成,只见圆环之上又迸射出一道亮白色的灵光。

  “叭嗒”一声响,圆环整个儿应声下坠。

  沈云定睛细看,那圆环卡在土里。它的中间已经通了。恰好将两条小土沟接了起来。

  阻隔小阵,成。

  最后是布设九环养阴阵。

  这一步,他是熟手,只要注意,在布阵时,将一、四、七等三环反过来即可。

  不多时,阵成。

  沈云仔细检查,没有发现不妥之处之后,往阵中加入一块中品灵石,试着启阵。

  因为是在养阴阵的覆盖范围之内,所以,新挖出来的去煞池里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阴煞之气。

  启阵之后,沈云很快看到,这些阴煞之气被慢慢的搅动起来。

  完全符合魏清尘写来的启阵初况。

  也就是说,去煞池,妥了。

  只是怎么觉得去煞池里的情景好不眼熟呢?

  沈云拧眉细想,却怎么也记不起来。

  这就怪了!我的记忆力这么好,居然也有想不起来的时候……

  一股倦意笼上心头,沈云抬手轻轻拍了拍针刺般的额头,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心道:暂且想不起来,那就先不去想了。

  想到这里,他抬眼看向半掩着的窗户。

  外面,迷雾飘摇,夜色深沉。

  不知不觉之中,竟已是夜半时分。

  这个去煞池,他总总搞了两个半时辰!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