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节:盗贼的故事_贤者与少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又造成了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不想着互相理解互相帮忙,而是采取对立,搞偏见和排斥。最终的结果就是不论铁血政策运用多少,盗贼都依旧存在。

  能够安分守己地过日子的话很少有人会想要成为盗匪,即便确实有一些盗贼世家存在,往上前去翻的话,大部分最开始都还是老掉牙的官逼民反。

  这是仅在千年帝国帕德罗西存在的微妙局面,因为刻骨偏见的缘故尽管所犯罪行并不如西海岸同行残忍,盗贼的名声在这边却要更加狼狈。

  曾有想要跟主流社会唱反调的游吟诗人们写过关于盗贼关于亡命之徒的故事,在那些故事之中他们将盗贼歌颂成为劫富济贫不畏强权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生活是伴随着歌声的,是充满了自由的。

  但这就像其他的很多故事一样,扯淡的成分远比事实更多。

  真正的盗贼绝对不会做劫富济贫这种事情,因为富有的贵族或是大商人不是他们招惹得起的。本就是为生活所迫才选择了这种十分冒险的工作,又怎么可能去冒丢掉小命毁掉一切的风险只是为了完成一次善举。

  诚然,他们并不算得上是极恶,也绝对不是像官方宣传的那样是“天生的恶”,但所谓的善与恶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不存在相对性的。

  它们是黑白分明的两个对立面。

  在主流社会眼里,这中间不存在任何的缓冲区。

  巴罗很早很早以前就认清了这一点,这也是他从不做什么善举的原因。

  以盗贼的标准而言,他是个异类。

  操着一副标准拉曼语,年近四十的巴罗有着拉曼人少见的棕色皮肤。留着一个大光头身高一米八七的他即便是放在北部也算得上是中等身材,而在身材普遍较为低矮的南方,配上那一身肌肉已经能算得上是个顶个的好汉了。

  这样的人更适合在军队当中做一个百夫长或者干脆成为一名骑士,但盗贼业界的第一行规就是不问出处。

  人们追随他,尊他为盗贼团的领袖,因他行事果决不拖泥带水,并且熟悉贵族们的痛点,懂得趋利避害。

  并且行事有一套自己的准则。

  “我们不是善人,不做自我安慰的善举,因为也不会有任何人买账。但我们行事只为生存,只取自己所需,不贪心,不进行人身伤害,因为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复仇。”这是巴罗常常对那些追随他的人说的话,也是他那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凝聚力的核心。

  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但大部分的盗贼都还只是普通人。强词夺理也好,自欺欺人也罢,他们需要一些信条来约束自己,维持自我避免沦为亡命之徒。

  就这样,数年时间内,听闻巴罗名声许多人前来加入令盗贼团壮大了不少,但树大招风,为了避免团体过大引来帝**队的针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