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四章 树倒猢狲散_昭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前往益州,老八你回来的正好,便同…同朕一起前往益州去罢。”

  益州是巴蜀的核心,巴蜀易守难攻,巴蜀男儿历来也多义士,皇帝到了益州,最起码可以保证安全。

  即便康东平占了长安之后,突然一改从前残暴的风格,变得勤政爱民,真的将大周给改朝换代了,最起码皇帝在西川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偏安王朝,维持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偏安巴蜀的偏安王朝,大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听到皇帝的答案之后,世子殿下沉默许久,才摇了摇头:“陛下,请恕臣不能同往伴驾了。”

  李洵看着自己兄弟的左脚,神色也有些哀伤:“八郎,朕知道你心气很高,不愿意去西川避祸,但是此时长安城已经很难守住,与其让咱们家人都留在长安等死,不如暂且去西川避一避。”

  皇帝低声道:“还有宋王叔…”

  宋王爷,也就是李煦的父亲,至今仍然健在,况且宋王府不止李煦这么一个儿子,李煦还有四五个兄弟还有三四个妹妹,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

  听到这里,李煦也有些动容。

  他自己是可以与长安城同死,但是不可能让自己一家子人都死在这里,况且他也早已经娶妻生子,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之外,还有妻儿在长安城里。

  这些人,他都不能让他们留在长安城。

  这个时候从理智的角度来看,跟着皇帝一起逃到西川避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从感情上,李煦还是没有办法接受。

  这位世子殿下坐在皇帝对面沉默许久,最终默默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起身对着皇帝深深作揖,低头道:“皇兄您是大周的圣人,您不能陷在长安,更不能崩在长安,臣弟……支持您离开长安,前往西川避难。”

  他刚开始的时候,说话还很正常,但是这段话说到末尾的时候,李煦已经带着一些哽咽了。

  “皇兄,祖庭陷落,臣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请皇兄恩准臣弟留在长安,与长安城共生死!”

  李煦说的责任,是丢失洛阳,丢失河南府的责任。

  皇帝陛下沉默了。

  在这个问题上,他没有资格做出回答。

  李煦跪在地上,对着皇帝叩首,哽咽不止。

  “皇兄放心,我大周国运还在,将来一定能夺回祖庭长安,只希望皇兄将来光复长安之时,能给臣弟立一个衣冠冢,臣弟便知足了。”

  说着,这位很是伤心的李家宗室,擦着眼泪从地上爬了起来,对着皇帝拱手作别,然后一瘸一拐的离开太极宫,出了皇城内城之后,又慢慢朝着政事堂走去。

  因为他走路不方便,宫里的小太监便想着上来搀扶于他,但是这位世子殿下统统拒绝,很是固执的朝着政事堂一瘸一拐的走去。

  原本不是很长的路,他走了近半个时辰。

  终于,这位世子殿下,来到了政事堂门口。

  此时,政事堂门口,只有两个金吾卫在守门,再也不复从前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

  这里,曾经是大周权力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大周臣权的巅峰。

  不要说入政事堂拜相,就是能在这个院子里走一走,在长安城里也大有光彩。

  但是此时,除了守门的金吾卫之外,政事堂里竟然看不到一个人了。

  世子殿下踉踉跄跄的走进政事堂,在政事堂里左看右看,没有看到一个人。

  终于,他推开了平时宰相们在政事堂里办公的公房,公房里有七八张桌子。

  这七八张桌子,平日里很少坐满人,一般都只有五六个人有资格坐在这里。

  而此时,这八张桌子,就只有一张桌子后面,还坐着一个头发几乎全白的中年宰相。

  李煦抬头,看向这个中年人,顿时泪眼婆娑,忍不住哭出声来。

  “林师——”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